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熢火之下 > 第1723章 兵行险着

第1723章 兵行险着(1/2)

    独立团通讯员跳下马背,一路小跑进村,进屋后掏出一个信封递给陆团长:“报告团长,前敌指挥部敌情通报…”

    陆团长接过立即抖出信纸:“…杨法贤部二团溃败…伏击歼灭程道合一个团…攻击程希孟父子部遭遇顽抗…师建业部退出回龙…”

    “…驻扎聊城的一个大队鬼子与两个团伪军昨夜开拔,目前正向西南方向急行军,已抵达东古渡口,指挥部判断敌先头部队可能在三个小时后到达...”

    “驻保定伪华北自治军李英部一个旅两个小时前开拔…”

    “安阳治安军王自全部集结完毕,即将开拔…”

    陆团长顺手将信递给站在旁边的吴严,随即察看铺在桌子上的地图。

    “东面敌人距离魏县在一百二十里开外...”陆团长自言自语,然在地图东北边缘位置画了一个大大的箭头:“一百二十里…三个小时能到达?”

    “咳咳…汽车……鬼子肯定坐汽车过来的!”旁边的吴严补丁摞补丁灰军装上一片又一片脏黑,抽着旱烟使劲命咳。

    不知道是被烟熏还是弥漫空气中的硝烟给呛的。

    桌上茶缸空了,接过身后铁蛋递过来的土黄色铝水壶往嘴里猛灌。

    陆团长指着地图上各兄弟部队攻击形势分析:“敌人从东北方向馆陶一带过来,无论走哪条路,都得先经过友军防区…”

    “嗯,前敌指通报了敌情,并没有下达改变进攻的计划…应该没咱独立团什么事儿…”吴严补充。

    “鬼子汽车行军速度一个小时按30公里… 60里估算,到魏怎境至少三个小时,确实没咱们什么事…”陆团长眉头舒展。

    “前敌指配发的弹药已经消耗尽半…”吴严想了想:“既然是佯攻,伪军也心知肚明,团长你看是不是考虑一下偶尔放点鞭炮听个响,能省出不少子弹…”

    …

    在同盟军军部的鬼子督战队在城墙上守了一夜。

    接到分驻魏县附近的几个旅不断送来求援的请求。

    经过分析,判断土八路进攻魏县完全是虚张声势。

    迅速将战情上报到聊城司令部,司令部迅速回电:华北司令部制定作战计划,代号“秋获”,务必将土八路吸引在魏县全境,司令部已调集魏县附近县的皇军、皇协军、治安军、各扫荡部队向魏县合围!

    将土八路主力西调后,还敢跳出来的游击部队一举歼灭在魏县境内。

    督战的鬼子少尉有些担心守城的伪军打的太狠,将土八路吓跑…

    于是下令将在县城外借工事的伪军撤回城,将城墙上的伪军减半。

    千载难逢的大包围土八路机会不多…呼叫侦察机进行战术指导压根不用,将胆小如鼠的土八路吓跑得不偿失。

    军部派督战官亲临的现场指挥,却发现…

    占领外围工事的土八路似乎在放鞭炮…

    八路军驻同盟军秘密代表一脸黑线…

    驻同盟军别动队特派员目瞪狗呆…

    城墙上的一众伪军瞪目结舌…

    督战队看不到的位置,打了一夜的伪军干脆连戏也不演了,就地躺下休息,只等城里送晌午饭过来得了!

    偶尔放空枪…

    这种过家家演戏的风景,导致站在城墙上看热闹的别动队特派员、八路军代表尴尬得连继续欣赏下去的兴趣都没有…

    …

    东古渡口。

    一艘大型平底渡船从下游开过来,停止在运河东岸。

    说大型仅相对渡口的木渡船而言,比九营缴获的那艘炮艇稍宽。

    渡船上坐着十余鬼子。

    配合临时码头上的工兵打桩系缆绳,渡船停稳,随后十余工兵抬着沙袋迅速登船,在船上布置掩体,是个技术活,没有假手守炮楼的伪军来当苦力…

    对岸有土八路,枪法虽然差劲儿,但是枪子儿不长眼,需将渡船发动机的保护起来…

    九条中佐随即派出两个全副武装的鬼子班,掷弹筒四具,轻机枪两挺登船…

    上渡船后藏在掩体后建立机枪阵地,计划抢占河对面的渡口,为后续大部队过河作准备。

    东岸上,两挺野鸡脖子重机枪、四挺轻机枪、两门迫击炮随后在河堤上展开。

    仅仅七八十米宽的河面,随着渡船发动机轰鸣,渡船还没达到正常行驶速度一半,已经到了河中间…

    渡船距离西岸河滩30余米时开始减速,西岸上忽然冒出十余脑袋。

    十余枪声猛然响起。

    随后,那些脑袋又迅速缩了回去…

    当场把船头沙袋后半跪探出半个身体的鬼子少尉打倒沙袋后。

    接替军曹挥胳膊大叫还击…

    战斗,如鬼子们预料般开始。

    然而,偷袭者已经全部缩回了头…

    西岸河堤反斜面。

    如果站在运河西岸远处向东看,可以看到河堤斜坡上有一串单兵防炮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