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武侠:从召唤罗网剑奴开始当暴君 > 第246章 前朝旧事,疑点重重(第二更,求订阅)

第246章 前朝旧事,疑点重重(第二更,求订阅)(1/2)

    第246章前朝旧事,疑点重重(第二更,求订阅)

    说是诛灭九族,但其实只是杀了韩童一家。

    他们两人的父母早就死了,没有其他的远房亲戚。

    韩童唯一的兄弟韩山是个江湖高手,踪迹难寻。

    朝廷虽然发下了海捕文书,但没有画像,根本抓不到人。

    韩山也因此知道了害死韩童的罪魁祸首,那就是洛城的湘王。

    为了报仇,韩山自己苦练武学的同时,还教授两个侄女习武练功。

    他还收了几个徒弟,将自己一身所学传授给他们,增加报仇的机会。

    隐忍六年,韩山终于决定出手,这才有昨夜刺杀湘王一事。

    只是他们没想到,湘王府有高手庇护,还有众多府兵。

    他们没有得手,反而被追杀。

    昨夜他们八人行刺失败,韩山有三个徒弟当场死在了湘王府。

    其余五人分散逃离。

    韩山自己也中了羽箭,本想在客栈屋檐下躲避,却不想遇到了盖聂,被当成刺客抓了个正着。“盖聂,你看看这份供词,觉得有什么问题吗?”上官霖看完供词,将绢纸递给盖聂。

    盖聂看完,依旧是面无表情,毫无动容。“陛下,六年前一事16,恐怕不简单。”

    盖聂是聪明人,一眼就看出了供词中的问题。

    先不说韩山有没有耍心眼,就先当这份供词是真的。

    若供词为真,那也就是说,六年前的韩童,早就知道自己会大祸临头。

    既然他能将自己的两个女儿送走,为何自己不逃?

    当年军队查抄刺史府,发现韩童的两个女儿失踪,可是全城搜捕的。

    大军虽然押着韩童先一步离开,但依旧留下了一支小队在洛城以及周边搜查了一个月才停下。

    韩山在大军离开三日后到来,也就是说那时候士兵依旧在全城搜捕。

    而韩山找到韩童的两个女儿时,她们依旧没有被人发现,毫发未损。

    这证明,那一定是一个极为隐秘之处。

    如此隐秘之处,大军搜查不到,韩童自己为何不一起躲进去?

    只要能等到韩山到来,几人悄悄溜走。

    那时的天启,江湖人肆意妄为,朝廷根本难以管束。

    只要韩山能将韩童救走,天下之大,江湖之远,他们依旧能活得好好的。

    韩童为何不走,反而要留下来自投罗网?

    这就是第一个疑点!

    第二个疑点,就是湘王。

    当年湘王可谓是最老实本分的藩王。

    没有得到先皇宠信前,他府中缺少钱财,没有门客,可谓是人丁凋零。

    韩童谋反一事,必然是做得非常隐秘的。

    而一个没有实权,手中没钱又没人的湘王,是如何察觉到的?

    当年洛城上百名官员,有很多和韩童交好,他们日日都能相见,却没有一人发现韩童谋反。

    而一向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和韩童几乎从未见过面的湘王,却发现了韩童谋反。

    这无疑是一个隐情。

    这就是疑点二!

    还有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上官霖隐约记得,当年先皇上官鸿命刑部审讯韩童谋反一案。

    整个审讯过程中,没有查到任何韩童谋反的证据,按理说是不应定罪的。

    韩童只要辩解,为自己脱罪的可能性很大。

    但不知为何?整个审讯过程中,韩童一言不发,好似默认了罪行,导致最后被株连九族。

    结合第二个疑点,湘王发现韩童谋反。

    若这其中有隐情,湘王并未发现韩童谋反,而是诬陷。

    那韩童就没有谋反。

    既然他没有谋反,那为何要默认,任由自己所有亲人含冤惨死?

    这就是第三个疑点。

    这三个疑点在上官霖脑海中往复重现,令他百思不得其解。

    不管怎么说,六年前的这桩大案,疑点重重,绝不像表面上看到的这么简单。“父皇啊父皇,你可真会给儿子出难题。”上官霖摇头苦叹,心里有些郁闷。

    先皇上官鸿在位期间,贪图享乐,不理朝政,令天启国力衰弱。

    他登基后,励精图治,平叛灭藩,开疆拓土。

    好不容易将天启治理的井井有条。

    却不想,还有前朝留下的旧案来烦他。

    父债子还。

    他老爹没有断明白的案子,也只能由他这个做儿子的,来审理清楚了。

    其实也难为老爹上官鸿了。

    他在位期间没做过什么大事,但有几件大案,还是他生平引以为傲的。

    如兵部尚书何锋叛国一案,以及洛城刺史韩童谋反一案。

    先皇上官鸿平日里吹嘘最多的,就是这两件案子。

    然而上官霖登基后,就为兵部尚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