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我真不想当夜天子啊 > 第26章亩产万斤的红薯,天大的祥瑞啊!

第26章亩产万斤的红薯,天大的祥瑞啊!(1/2)

    “三……三千斤!”

    不仅是李二震懵了,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三人,也惊憾不已。

    干饭王杜如晦原本正在啃一块排骨,这一惊整个人都差点噎住了!

    亩产三千斤的粮食,这是一种什么概念?

    要知道大唐的两大主粮,小麦和水稻,平均亩产也就是三百多斤而已!

    哪怕是京畿的良田,较寻常土地更为肥沃,能够达到五六百斤,已经是顶天了!

    而李秋却说这玉米,可达到亩产三千斤!

    十倍于大唐的平均亩产!

    五倍于京畿良田的亩产!

    若是能够广泛种植的话,岂不是意味着大唐的平均粮食产量,至少能翻五到十倍!

    “此物若真能亩产三千斤,那么大唐来日所能供养的人口,必十倍于今日!

    大唐的富庶和昌盛,也将远迈秦汉,远超前隋!”

    房玄龄抚着胡须,手和声音都有些颤抖,差点没把自己的胡子给揪断。

    哪怕房玄龄作为大唐宰相,见惯了大风大浪和各种奇异之事,但也从来没敢想过,这世上竟有亩产三千斤的粮食!

    “十倍的粮食产量和人口,我大唐岂止将会昌盛远超秦汉和前隋,只怕版图也将远迈秦汉和前隋多矣!”

    杜如晦好不容易把那块排骨咽了下去,几乎是咬着舌头开口道。

    而长孙无忌更是一脸的难以置信,要知道他的封地是大唐勋贵中最肥沃的,一年亩产六百多斤,已是难得的高产。

    这一听世上竟有亩产三千斤的粮食,压根就震撼的没缓过神来!

    “瞅你们一个个那样子,狗肉上不了台面!”

    李秋撇了撇嘴,看着这几个已经惊得合不拢嘴的家伙道:“要是本县告诉你,这玉米亩产三千斤只是小意思。

    本县这里,还有亩产万斤的粮食,你们岂不是要把舌头咬了?”

    “什么!

    亩产……哎呦,吾惨(亩产)一万斤的娘四(粮食)?”

    李二一声惊叫加上惨叫,然后大着舌头开口道。

    让李秋不幸言中了,在听说李秋这还有亩产万斤的粮食的时候,还没刚从亩产三千斤的震撼中缓过来的李二,激动的脱口而出,当即就咬了舌头!

    李秋无奈的撇了撇嘴,自己不过是随口一说,哪知道这老李还真的中招了,这运气也是没谁了!

    或许正如老李那咬字不清的“吾惨”二字,这老李是真的惨!

    其实不仅是李二,刚刚被亩产三千斤震撼了一波的老房、老杜他们,也比李二好不到哪去。

    老房激动的牙关直打颤,老杜惊得本就合不拢的嘴,张得更大了,而长孙无忌的下巴都快要脱臼了!

    如果说亩产三千斤,在老房他们看来,都已经是一个奇迹了,那么亩产万斤这个概念,就是神话和神迹了!

    甚至让他们绞尽脑汁,都想象不出亩产万斤,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概念!

    “李县令,我们几个加在一起,都快两百岁的人了,你可别诓我们!

    你说这玉米可亩产三千斤也就罢了,看这饱满的穗子,倒是有可能达到。

    但是亩产一万斤的粮食,这世上怎么可能会有?”

    “是啊,一万斤那是什么概念,都能够堆成一座小山了!

    哪怕是平铺在一亩地上,都是厚厚的一层。

    这怎么可能?”

    “稻穗和麦穗若是沉了,都能压弯了秆子。

    若是真有能够亩产一万斤的粮食,只怕还没等成熟,就把秆子给压断了吧!”

    房玄龄和杜如晦他们几个,带着浓浓的难以置信之色,你一言我一语的开口道。

    “老房老杜,你们岂不闻坐井观天,只见二尺天空么?”

    李秋微笑着摇了摇头,以老房和老杜他们这几个古人有限的见识,确实很难让他们相信,这世间能够有亩产万斤的粮食。

    听李秋拿井底之蛙来比喻他们,房玄龄杜如晦他们却并不恼,而是依旧面带震撼与怀疑的开口道:“李县令所言,当真是真的?”

    看着李秋如此笃定自信的样子,再加上见识过玉米这等新奇作物了,所以房玄龄他们此刻,打心里已经有点信了。

    或者说,他们更愿意相信这是真的。

    因为如果真有亩产万斤的粮食,那么对于大唐和天下万民来说,将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利在当代,利在千秋!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李秋微微一笑:“来人,去仓库里抬一筐红薯和一筐土豆来!”

    几个衙役领命而去,很快便在李二和房玄龄他们期待和忐忑的目光中,抬来了两个大筐。

    当他们看见两个大框里,分别是两种个头不同,但却都带着些许泥土残迹的块状物时,顿时就陷入了深深的疑惑:“李县令,这两种看起来像地里挖出来的土疙瘩一样的东西,就是你说的亩产万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