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众人退去,穆桂英独自坐在那里.
南边大捷,接下来,便是应对北方的辽国了.
这个非凡的女人,若说面对她效忠的大宋的时候,还有几分犹豫的话,那么,面对北方的辽国,只有无尽的战意.
杨家一门多少人,陨落在辽宋之间的战争中,彼此之间,早已经是不可............化解的仇恨.
至于唐峰,她并没有再去想.
战争获胜,唐峰安然无恙,她彻底的放下了心来.
在她想来,不出几日的时间,这个男人便会凯旋而归了.
然而,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出征的将士的确是凯旋而归了,却不是全部,只是其中一部分.
而此时,唐峰率领着两万余名骑兵,浩浩荡荡的向着汴京的方向而去.
海阔凭鱼跃,天任鸟飞.
两万余名骑兵奔腾在阔野之上,引得路上的行人纷纷侧目.
却没有人知道,就是...这两万骑兵,改变了大宋的历史.
大名府.
呜.
悠扬的号角声,自城墙上响起.
随着这道号角:声响起,留守在城内的军士,纷纷向着城墙上登去.
作为主帅的穆桂英,一身精致的铠甲,在众多亲卫女将的护卫下,登上了城墙.
放眼望去,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自地平线上出现.
辽国的大军,来了.
短暂的时间,大名府的城墙上,数万人已经就位.
上万名弓箭手,拉弓搭箭,一双双眼睛,紧紧的盯着那狂奔而来的骑兵洪流.
一名名大名府的军士,周身之间,战意升腾,完全没有任何的惧色.
若是放在以前,辽宋战争中辽国占据全面上风的时候,这些............军士还不会如此坦然,可是,自从穆桂英率军大败辽军,不但保住了大宋的北疆,更是给这支大军注入了极大的士气,仿佛,这支军队一下子有了灵魂一般.
再加上,唐峰率军南下,大败汴京军,将其全歼的消息已经在流传开来,这些人更是战意沸腾.
穆桂英站在城墙高点,冷冷的看着那数万奔腾而来的骑兵,神色冷漠.
她虽是一介女流,可说到领兵打战,她这具女儿身,完全不输于那些男人.
从第一次上战场不忍直视那些.........惨烈的画面,到率军将南侵的辽军击退,她已经成长了起来.
根据情报上的消息,南下的辽国足足有万,而大名府中,只有五万人.
双方,兵力悬殊.
但不要忘了,有大名府这座北方的军事重地作为坚守点,她未必处于劣势.
现在,他只需要坚守城,度的杀伤辽军的有生力量,那么,便能够将双方兵力上的差距,无线缩小.
或许,辽国是想要趁着大名府分兵南下的时刻,一鼓作气,冲破这座军事重地,然后,杀进城来,与大名府的军队近身厮杀.
在近身厮杀的时候,骑兵对上步兵,有着绝对的优势.
只要将大名府攻破,那么,骑兵大举南下,再收拾大名府军队和汴京军的残局,辽国便大有机会入主中原.
可以说,辽国的算盘打的不错,可是,穆桂英又怎么会让他如愿以偿.
十万大军,浩浩荡荡而来.
当最前方的辽军接近大名府城墙的时候,开始拉弓搭箭.
与此同时,城墙上的弓箭手,也纷纷从箭壶里捏出箭矢,
搭在弓箭上.
从实际上来说,宋军的战斗力,是要比辽军弱的,哪怕大名府的这支军队是宋军中的精锐,从许多方面,也要比辽军弱上一些.
不过,地理位置上的差距,很大程度的弥补了双方之间的差距.
双方未接触,天空之上,铺天盖地的箭雨交错而过.
当大名府战争开启的时候,一路南下的唐峰大军,遭遇到了第一波袭击.
十万汴京军折损在沧州的消息,传到了汴京.
当汴京中的一众大佬听到这则消息的时候,先是不可思议,随后,是无尽的愤怒.
可当他们知道大名府的军队长驱直入,向着汴京而来的时候,又陷入了无尽的恐慌之中.
说到底,都是一群站在庙堂上,侃侃而谈的文臣.
平时的时候,一个个意气风发,指点江山,可当危险真正来临的时候,便慌了.
这就是大宋这个时代的悲剧.
若是这样的情况发生在武风盛行,着重武力的大唐,断然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仓促的商议后,便着令将距离汴京最近的军队调遣过来,抗击大名府的军队.
..................濮阳.
当唐峰前行到这里的时候,前方的时候传来消息,一支三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