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刚落笔几句,异象就已经浮现了,才气也压不住了。但是蔡向高完全没有任何动容。
因为写词的人是叶宁。
对于诗词双绝的叶大人来说,有这种发挥,只不过基操罢了。
蔡向高也不是头一回为叶宁代笔,这种事情经历的多了,也就习惯了。
但这一回写的到底是什么词啊……
这才气,属实是有点惊人。
隐隐之间,蔡向高有一种预感,叶宁此次所做的词,只怕是又要刷新人们的认知了。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几句词后,才气已然冲霄,竟然将夜幕冲开,使得这一片区域犹如白昼一般,如,让人不禁心折。
许多读书人抬起头,眼里露出震惊之色。
“才气如昼,不可思议!”
到底得有多么磅礴的才气,才能将黑夜点亮?
他们不知道。
他们想要得到答案。
于是情不自禁的,就朝着阁楼的方向簇拥而来。
人潮汹涌,就像是膜拜神迹的信徒,正在逐渐靠近。
叶宁站在高处,俯瞰着涌动的人潮,车马如龙,灯火辉煌,这等繁华盛景,即便是他,也有些陶醉。
他仿佛在这里看到了盛世大唐,又仿佛在这里,终于找到了前世熟悉的那几分气象。
于是他背着双手,继续念道。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蔡向高眼睛发光,他的心在颤抖。
感觉越来越清晰了。
这首词,这首词,绝对是一件震古烁今的大作!
他万万没有想到,叶宁久不作诗词,不作则以,一作,却是如此惊人。
他的心在颤抖,他的笔也随之颤抖,但是写出来的字,却是一个比一个的稳定。
就好像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在操纵着他。
轰!
今夜是中秋,明月高悬,本就如玉盘一般。
此情此景,明月仿佛放大了无数倍,一下子就拉近了与人世间的距离。
人们可以看到,在明月之中,似乎有两个小人出现。
一个长袖善舞,15是月宫里的仙子,正在起舞。
而另一个人,文质彬彬,正在低头吟诵。
他吟的正是“明月几时有。”
声音传递了下来。
整个晋阳的人,都听得很清楚,哪怕声音并不大。
于是许多人躁动了起来。
“这是谁的声音?”
“这个声音有点耳熟?”
“这是叶大人的声音!”
终于有人反应了过来。
叶宁曾经在晋阳执政,给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声音,人们是不会忘记了。
那月宫里的书生,所发出的声音,与叶宁至少有个六七分的相似。
“真是叶大人!”
终于有人看到了阁楼上站着的叶宁。
于是欢呼声响彻了起来。
在这座城市里面,叶宁拥有着无与伦比的崇高声望。
无数读书人们也一下子觉得事情理所当然了起来。
“原来是叶大人在作词,难怪会引动如此异象。”
月下起舞的美人,吟诵的书生,显然都是异象的一种。
而这种异象并不只存在于表面,更让他们身临其境。
有许多人沉浸在了诗词所描述的画面之中,被这美妙绝伦的词句所震撼。
他们被这种意境所感染,就像是插上了翅膀,真的乘风而去,整个人都飘飘然了。
而在此时,叶宁继续念道。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就在最后一个字落笔的刹那,所有的文字迫不及待的飞了出去。
他们调皮的在空中飞舞,散发着玉白色的光芒,像是精灵一般。
而本就不断喷涌的才气,更是形成了一道巨型的光柱,这道光柱,与明月相连,仿佛直接延伸到了月亮里。
月亮靠近了,越来越近了。
清冷的月华洒了下来,
在叶宁身上披着一层洁白的月衣。
然后月华继续流淌,覆盖了整个阁楼,整个街道,整个城区,最后,是整个城。
所有人都沐浴在了月华之中,若是有人此刻在高处俯瞰晋阳城,定然会以为这座城乃是仙境。
人间怎会有如此美景。
“好一个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有人为之感动,内心得到了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