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远的看着,直到天色见晚。
“好点了?”一袭长衫披到二女身上,“若没有胃口用晚饭就再坐坐,我去池子那边转转。&nbp;&nbp;”
二女拉住我袖口朝身边拽拽,悠悠的靠上来枕在我肩上,一片静默中感受二女那均匀的呼吸声。&nbp;&nbp;不知过了多久,直到我肩膀麻木到暂无知觉,二女才站起身来贴我额头上亲昵道“谢谢您。&nbp;&nbp;”
“不客气,”轻轻抚弄二女脸庞,少了份刁钻,多了份往日难得的醇和,很美。活动活动肩膀,“饿了吧?想吃啥,让他们弄的丰盛点。&nbp;&nbp;”
“恩,”二女用力的点点头,一脸清爽的挽了我指指渐圆的明月,任性的语调道“月饼!现在就要。&nbp;&nbp;”
——————————————分割线—————————————
码字速度比以前慢的太多了。&nbp;&nbp;写起来不光吃力,一旦手底下跟不上思路,节奏掌握就大打折扣。&nbp;&nbp;往往情节已经在脑子里过完了,手底下还出不了开头,回头再整理就和刚刚的思绪有了误差,很烦人,让整体速度又下降不少。
关于上官婉的生卒,老多在此稍微提一下,通常在网络资料里查询都会出现(664年~710年),这是很不负责任的说法。&nbp;&nbp;卒于710年是定论,所以大家都想当然用享年46岁朝前推,得到664年的结果。
46岁的记载有偏颇,相关资料不一而足的提到上官婉真实年龄和出生日期时候都比较含糊,也一直没有定论,严谨点的资料上都采用(?~710年),只口不提享年46岁的话,这是在上官婉是襁褓中入宫还是八岁入宫至今难以定义。&nbp;&nbp;有历史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上官婉是为陪衬武则天这个独特女性而被稍微夸大了的人物,所以身世上也不免被后人强加了些传奇因素,为附和一些事件,生卒上的偏颇也是难免的。
老多书里沿用的是另一种说法,也就是按八岁入宫推的年岁,当然作为架空写的过于严谨也不是好事(为自己找借口)。&nbp;&nbp;在唐男之前的不少场景里老多都采用模糊描述,包括偷换概念,偷换进程,偷换官职、身份等等,很多资料虽不明确提及,但已经被改头换面过了。&nbp;&nbp;文人嘛,自古干的就是这个,咱也学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