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致仕的官员等,也有一些举人进士,不愿做官,临时来挂职授课一段时间的,据说,前两年,县学里就有一位姓谢的进士,在县学里挂职授课,学子们反映很好,只可惜,后来走了。这些人一般不在乎有没有报酬,但县学里都会有些馈赠。
还有一些就是那些禀生了,因为学识好,也在县学里教授新学子,不过,他们没有固定的俸禄,只是按教授的时间给一定的报酬。这相当于后世的教授助理吧。
博文的同屋还没有来报道,何名礼帮着博文把行李安排妥当后,就跟着拿了一两银子,乐呵呵的老杂役,继续考察县学了。
邗江县县学的主要经济来源,除了县里下拨的经费,最大的来源是县学名下三百亩田地的产出。
据说,县学的前身是一个致仕官员建立的学院,后来捐给县里做县学,这三百亩地也是当年老山长名下的财产,连同藏书楼一起,一并捐献给县学,用来维持县学的支出和资助一些贫困学子的奖学金。这也是邗江县学能维持好的教学质量的保证。
博文与名礼商量,在院试举行之前,他就在县学里住宿了,等十天休沐时再回家。这样,会有更多的时间用来看书,或者向夫子请教。如果有空闲时间,他还想到藏书楼去多看看书,有好的书籍,他还想多抄写一套,给博荣留着。
名礼一向尊重博文的决定,相信博文一切都能处理好,留了些银钱,也就一个人回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