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那边,让耿大人去。”
吴天佑看的明白。
他宝贝外孙已经因为太子之事,失去了宁康帝的信任。
这次要是再失败,就彻底无缘大位了。
而他作为贵妃生父,天然就是三皇子的党羽不说,这次他们父女二人还直接参与进了政变。
一旦宁康帝活过来,吴家上下绝无活命的机会。
所以,只要三皇子有必要,他就敢帮他做任何事。
三皇子深吸了一口气,这个时候倒也没有故作犹豫,而是直接对吴天佑弯腰拜道:
“如此,就劳烦外公受累了。”
吴天佑摆了摆手,没有废话,直接带人往大明宫去了。
看着亲外公雄健的背影远去,三皇子收回目光,扫了一眼耿秋明。
那眸光,令耿秋明心头苦笑。
他如何不知道此番令三皇子不悦了,以后肯定会影响自己的前途。
但是相比较弑君的千古骂名,究竟是亏、是赚,他自己一时也分辨不清楚。
……
太和殿作为朝廷的象征。
自建立以来,从来没有发生过被兵马围困的事。
但是今天,偏偏他就发生了!
不等群臣搞清楚状况,忽闻后殿传来太监的喝唱:
“太上皇驾到~”
群臣再次愕然,一时间甚至不知道该作何反应。
但是当亲眼看到那道苍老而高贵的身影,坐在轮椅上,被三皇子从后殿推出来的时候,许多大臣还是本能的跪下:
“臣等参见太上皇,太上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余下的人见状,也是纷纷伏地,给太上皇请安。
虽然大殿内的声音稀稀拉拉的很不整齐,但是当他眼睛扫下去的时候,看见的仍旧是百官伏跪的模样。
这令太上皇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这一刻,他仿若又回到了当初,那种乾坤尽在我手,天下任我主宰的状态之中。
一扫被不孝子摆了一道的阴霾。
“众卿平生吧。”
“谢太上皇。”
百官起身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该怎么是好。
虽然宁康帝曾对朝堂进行过多番的清洗。
那也不过是将一些顽固不化,或者说有过旧账的人或杀、或清理出朝堂。
毕竟只要宁康帝没有脑残,就不会想着要把前朝所有旧臣全部抛弃。
他才登基八年。
就科举取士而言,在他手中,也才举办过三届。
所以,从朝廷百官,到地方大员,九以上都曾是太上皇的门生。
所以,这些人现在看着突然出现在面前的太上皇,心里自然心虚、别扭。
既然现在还能站在这里,多少就说明已经是接受了宁康帝的“招安”。
以严苛的标准来看,他们都是背叛过太上皇的人。
百官起身之后,太上皇没有说话,而百官则是不敢说话。
大殿内的气氛,一时十分静谧。
赵东昇作为内阁首辅,在总理大臣没有设立之前,他就是百官之首。
这个时候,也只能他出言打破静谧。
“不知太上皇今日驾临,是有何事需要吩咐?”
赵东昇作为宁康帝的绝对忠臣,当初铁网山政变的时候他可是充当着军师的身份的。
所以,看到太上皇出现,他也是心里最打鼓的人之一。
但是有些事,躲是躲不过去的。
现在他只想先弄清楚太上皇和三皇子等人今日闹这一出的目的。
太上皇看向赵东昇,这个他老年之时钦点的户部尚书。
没想到如今,都已经当上了首辅了呢。
“朕听说朝政无人主持,以致于混乱不堪。
朕对你们,十分失望。”
“臣等无能,请太上皇恕罪。”
忠顺王带头请罪,其他大臣,也只能勉强跟上。
太上皇抬手一压,对众臣道:“皇帝病危,如今已经不能理事。
为了祖宗留下来的江山社稷,为了天下百姓,朕决心复位,不知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说实话,太上皇如今的声音早已不如当年洪亮。
但是因为大殿内的气氛十分安静,因此基本所有人都听清楚太上皇的话了。
也正因此,所有人都面色精彩起来。
八十多岁,已经主动和被动荣养多年的太上皇,忽然告诉大家他要复位。
就问你们是什么心情。
不给大家思考的时间,站在中间台阶之上的忠顺王当即领头拜下:
“儿臣恭迎父皇复位,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见忠顺王这般表态,一些被忠顺王“降服”或者见势不对,想要投机取巧的人也连忙跪下,恭请太上皇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