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军四门攻打,各架云梯、火炮,围城甚急,十分难支。”
“袁洪更已经杀到了岐山之下,兵峰甚重,望丞相早定决议之策!”
姜子牙再次摆手,而后在山顶,见纣王所向披靡,一时却是难以阻挡,无法攻破商营,只得先鸣金收兵。
他皱着眉头紧接着又与众将商议道:“诸位可有破敌之法?”
这次姜子牙还未来得及询问,就见一傍有大将陆晓兵出班启奏道:
“丞相荣禀,纣王乃殷商之主,勇冠三军,又有托梁换柱之能,如今设法强攻,急切难下,况纣王勇武,眼下之将无人可挡,须得三军具在,诸将围攻方可破之。”
西岐众人却是杀的心中胆寒,不想再单独面对,连忙应道:“陆将军所言极是,唯有众将围攻,方能将其一举擒杀。”
陆晓兵也再次开口继续道:“今日您施得法术,大雪封山,人皆疲惫,殷商众人更乃饥寒交迫,与其让纣王决死一击徒增吾军伤亡,不若将其困死于山谷之中,使士卒自相离析,人心离乱,不日可得矣。”
“更何况对方已绝,当救西岐为重。”
“末将愿亲自率军回城,设法防守,保护城池,且救燃眉之急。”
姜子牙沉吟片刻,暗自思索,如今杨戬,哪吒等人都被其派去阻挡袁洪,岐山这里虽有大军围困,却奈何无有善战之将,普通人面对纣王根本无法可治。
】
若不得杨戬等人相助,万不能伤他。
更何况此刻武王姬发等人还尚在城中,不容有失。
无奈之下,面对陆晓兵的提议,姜子牙也只能点点头许之,暂且将纣王围困,准备全力对付袁洪。
西岐城外,商军营中。
这边袁洪左等右等,皆不见纣王到来,又见远处岐山之上,阴云密布,大雪纷飞,似乎是有人在施法布云。
他不由得心中一惊,在营中自思道:“今与周兵交战,城中守御森严,似乎早有防备,而岐山上空又有人施法,难不成是姜子牙率军暗中回到了西岐?”
想罢,又得到纣王大军被困岐山的消息,赶忙令常昊、吴龙二将来此,商议道:
“姜子牙那厮恐早有预谋,吾等中了他的计,使陛下陷入危机,如今当全力前往岐山与之汇合。”
当即便命常昊,吴龙:“你二人率一半军士强攻西岐,务要不惜代价,也要一夜成功,逼姜尚回援。”
“而吾则前往岐山,亲自去救陛下。”
众将肃然听令,一时间殷商众将急匆匆的行事起来,分兵两路。
而这边姜子牙早就安排了杨戬哪吒等人埋伏在西岐与岐山之中。
杨戬正等的无聊之时忽见一阵风从地而起,卷至军前,甚是怪异。杨戬见这风色怪异,便掐指一算,早知其意,知道袁洪要往岐山。
当即心中大喜,立在路旁专门等候袁洪经过。
而在城中也同样按照计划,钉下桃桩,镇压符印,下布地网,上盖天罗,黑雾迷漫中军。
哪吒拒住东方;韦护拒住西方;黄天祥拒住南方;雷震子拒住北方;众将左右保护武王,同样等着商军到来。
就在袁洪当即打点人马准备前往岐山,迫不及待营救纣王之时,常昊吴龙二人已经擂动战鼓,攻上西岐城墙。
只见早已经埋伏好的四将,法宝齐出,将大阵笼罩,霎时四下里风云齐起,黑雾弥漫,上有天罗,下有地网,昏天惨地,罩住了整座西岐城。
紧接着霹雳交加,电光驰骤,火光灼灼,冷气森森,雷响不止,喊声大振。城中内鼓角齐鸣,若天崩地塌之状。
常昊,吴龙二人闯进西岐,杀进相府之后,只见四周已是鼓声大振,三军呐喊。又听一声鼓响,就见东有哪吒,西有韦护,南有黄天祥,北有雷震子一齐冲将出来,把常昊吴龙等人围住。
四个门人,齐把阵内的桃桩震动。上有天罗,下有地网,上下交合,二人被哪吒等人缠住,大战在一起。此时寅夜交兵,两军混战。
只见雷震子展开一对风雷翅,飞起在空中,那条黄金棍从常昊顶上打来。
韦护也祭起降魔杵打来,此杵岂同小可,毕竟佛门法器,不同凡响,如同须弥山一般打将下来。
常昊虽是妖物得道,却也知经不起这一杵,心中惊骇,大叫一声不好,赶忙撇下四周将士化做青光往岐山去了,止将坐下鞍马打得如泥。
这边哪吒也祭起乾坤圈,打向吴龙;吴龙也化做一道青气走了。
四将眼见得胜,立即聚在一起,虽然面色不甘,但也并未追击,而是护着武王缓缓离去。
……
此时岐山之内,袁洪率军行在路上,这袁洪乃是白猿得道,变化多端,又修的八九玄功之后,有七十二般变化,眼见路上心神不宁,担心中了算计,就把元神从头上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