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百度西游 > 第六十章 买烧饼

第六十章 买烧饼(2/3)

故里。我方才说的水煎包和帝王粥,据说这两都和汉高祖刘邦有关系。据说刘邦登基做了皇帝后,将一家人都接到长安居住。但是他的母亲却仍然念念不忘这里的包子和粥,刘邦特意从家乡请来了当年丰县开包子铺的那一家人,将他们迁至长安新丰宫,圆了其母想吃水煎包与面粥的心愿。所以当地人便管这粥也称为帝王粥。

    那咱们进去吃粥就是了。小黑笑着道。

    哎,这店中荤素都有,很难分的清,为了金蝉,咱们还是不进去的好。

    那好吧,那咱们吃什么去呢?小黑又问道。

    咱们去吃高炉烧饼。

    高炉烧饼?

    是啊,这烧饼是用高炉,里面放上木炭火烤的,味道很不错,是丰县最有名的小吃了。

    用高炉烤的,那金蝉大哥做的万卷酥不也是一样的吗?它能有万卷酥好吃吗?小黑听了,有些失望地道。

    那不一样的,这两种食品虽然都是来烤的,但是做法不同,用的烤炉也不一样,一会你们见到就知道了。喏,转过这街角,在城隍庙口,那老郝头的烧饼,烤的最好了,咱们现在去,正好赶上第一锅。

    玉兰奇道:张大哥,你对这里怎么这样熟悉啊?

    张道陵笑道:因为我也是这里的人啊!

    啊!你是这的人啊!

    不错,我虽对外说我是鹤鸣山人士,那是因为我自那道修行,再世为人。其实八十多年前,我就出生在这里,离此不远的宋楼阿房村!张道陵笑着回道。

    是啊!小黑和玉兰同时惊叹道。这时在后面跟着的龙儿和金蝉听到这里,一直忍着没说的龙儿再也忍不住了,快走两步,追上问道:张大哥,你说这里是你的家?

    是啊!老道未出家前,生于斯长于斯。张道陵笑着感叹道。

    张大哥,那咱们去看看啊!看下你的家人啊!玉兰急切地道。

    是啊!是啊!龙儿她们也附和道。

    不去了,我一年前我回去了一趟。我儿子儿媳已年近五十了,有个孙子也快二十多岁了。只是我的父母妻子早不在人世了。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也不想再打搅他们的生活,就没露面与他们相见。这时光悠悠,白云苍狗,转瞬便是人生百年。见与不见,最终还是相别。张道陵感慨地说道。

    哦,是这样子。玉兰听了,深有同感,轻轻地叹了声,不再多说。

    龙儿却道:张大哥,以你的资质,得道成仙是早晚的事,到时候你就不用感慨时间太短,而是太长了,长的无聊。

    哈哈,我当时想修道,也是想求长生,不过自和金蝉兄弟认识后,我才对修仙得道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无论是人还是仙,都要活的有价值,无亏于心就是了。

    阿弥陀佛!张大哥所言极是,我等应铭记于心。金蝉听到这里,欢喜地道。

    呵呵,我这是一时之感,咱们且行且学。呀!光顾说话,差点走过了。前面就是城隍庙。

    众人望去,见前面有一座小庙,但是庙前却有一个挺大的广场,四周已有不少老百姓来此摆摊卖货,什么卖鸡蛋的,卖白菜的,卖柴的等。

    在场子中间,有一个白发的老头正在一辆平放的独轮车上,烤着烧饼,车前已经围了十来个人在等着了。

    张道陵将挑担放在一旁,挥挥手,带着众人来到队伍后,排队等着。过不多时,白发老头将打开炉子,取出烧饼,前面的人正好将这一锅分完,纷纷捧着走了,有的边走边吃,阵阵香气直入众人的鼻子里。

    白发老头见后面又排起了人,一边忙着送生面团,一边笑道:客官稍等,一会就好啊!他说着一抬头见是张道陵,不由地喜道:咦!小张道长,好久不见了。

    张道陵点头笑道:郝老爷子生意兴隆啊!今我正巧路过,还带了几个朋友,来尝尝你的手艺。

    好,好。郝老头听了高兴极了,他一边望了望张道陵身后的人,见有两个少女挡着面,还有两个农家孩子样子的男女,当下也不在意,只是望着张道陵笑道:小张道长,你总是这么精神,看来修道当真是管用啊!

    哈哈,管用吗?我修了这么多年,连肚子里的馋虫子都戒不掉,这才,一过丰县,就想起老爷子的烧饼,忙着赶来了。

    郝老头听了,更是高兴,当下打起精神,忙着手中的烧饼。龙儿和小黑好奇,都挤上前看这老头是如何做烧饼。

    只见车上摆着一个大高炉子,炉子下面用砖头垫起。炉子旁放有一个面板,摆放着揉好的面团。而这大高炉子外形甚是奇特,仔细一看,竟是两个大铁锅的样子。龙儿奇道:张大哥,这炉子我看着怎么像是两口泥锅对着放一块了?

    张道陵还未来得及回答,郝老头已接过话来,笑着道:一听姑娘的口音就不是丰县人。不过姑娘好眼力,我这炉子,就是用两口铁锅对着放做上的。你看,底下这锅做火盆,里面烧的是木炭。上面这口倒扣在火盆上的铁锅,就是用来烤烧饼的。你看着是泥锅,是因为这两口铁锅外面抹着一层混合黄土白灰麻苘头的泥巴,这样子更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