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金蝉见了,不禁脱口而出。
哈哈,这位小哥竟然还信佛啊!青松见了,忍不住笑道。
玉兰听了,忙解释道:他是心善,见不得杀生的。
青松听了,感觉更是好笑,当下笑道:哎!你们从大地方来,想来是讲这个的。但是我们村里人,靠的就是这片大海,在海中打鱼为生。不光我们这样。这里的一切活口,都是靠海吃海的。像那鸟靠鱼为生,而鱼又靠吃虾为生。在这里,谁心善,谁就挨饿了。
张道陵听了,见青松对杀生不以为然,当下道:这小哥说的是实话,但你要记得,天生万物,各有所长,各有所用。虽然人靠捕鱼虾为生,但应不贪吃,不妄杀,取之有道,顺其自然,方可不为自己招灾,免坠恶道。
青松听了,不明所以,又问道:小道长,你说的恶道是什么道啊?
哈哈,我说的恶道,指的是人死后,其灵魂要回到地府接受审判,为善的成仙成人,作恶的则要入地狱受刑,或是来世托生为畜生。
青松听了,惊问道:真的吗?那像我这样成天打鱼的人,将来不会也变成畜生吧。
呵呵,小哥,你只要心存善念,不多杀生即可。想有些打鱼人,自己不吃,但天天打鱼无数,都卖去赚钱。且所打的鱼,无论大少,不管鱼肚是否有籽,全都拿去卖,这样的人,估计必受恶报。
青松听了,忙停下划桨,对张道陵拱手谢道:多谢小道长指点,我些事情我原来都没想过,今后我再打鱼,就取些大的够我们娘俩糊口就是了,绝不多杀生了。
张道陵见青松听自己一说,便有此念,也是高兴,点头笑道:小哥,你能如此坚持下去,自会有善报。
青松听了,也是高兴,双手划桨,也更加带劲了。
龙儿在船头听他们对答,心想这小伙子人不错,我得做些用脚,好让他知道张大哥说的没错。
想到这里,她低头盘算着,忽然一眼看见船头左手边一块岩石之下,有一物正在附在岩石下边摆动。当下低头一笑,心道有了。用手指那物,那物正在怡然自得之际,猛然间一股急流,从下面将它托起,向着船尾而去。
青松正在用力划桨之际,忽然感觉左桨一沉,有一物压在桨上,他用力一划,见浪花一翻,一物竟然随桨跃上船来,正落在他的脚下。青松低头一看,却是一个美丽的贝壳。
他伸手拿起,但见这贝壳呈斜方形,有两手那么大。奇道:真怪,这物不好好地在海边爬着,怎么会到海面上来,而且看样子还是个活的。
张道陵见多识广,他接过贝壳,见壳外表面淡黄褐色,常有数条黑褐色放射线,壳上顶位于前方,两侧有耳,前耳小,后耳大。背缘平直,腹缘圆。尤其是壳面上生长的同心线细密,密密麻麻的,数不过来,不由地笑道:这是珍珠贝啊!据说此物,多长有珍珠。这么大的贝,不知道里面有没有的珠子呢!说着张道陵望向龙儿,想得她确认,却见龙儿面带微笑,对他眨了眨眼。
张道陵见了,微微一怔,随即明白是龙儿弄的手脚。当下笑道:这种珍珠贝我当年在南海合浦见过,据说只生长在合浦当地及合浦以南的海中,所产珍珠为珠中珍品,世人称之为南珠。当地人也多以到海中采珍珠贝取珠为生,想不到今日竟然无缘无故地落到船里,长的又这么大,想来里面要是有珍珠的话,也一定小不了的,小哥你今日当真是有福啊!说着又将贝壳送到青松手中。
青松见了,只得先用腿别住船桨,稳住船。接过贝壳,但觉得这贝入手很是沉重,还能感觉到壳身内有物在颤抖。海中贝壳产珠,他一向有过耳闻,尤其是老徐头曾与自己说过,打多少鱼虾,比不上捞一南珠。想不到今日天降珍珠贝,落到自己船上。想到这里,他的手不禁也颤抖起来。
小黑怕水,所以在船上一直让玉兰搂着,没敢动弹。而今听张道陵这么一说,也伸长了脖子叫道:青松大哥,你快点打开这贝壳,看看里面有没有珍珠,它是什么样子的呀!
青松听了,感觉手中的珍珠贝更加沉重了。他低头望着贝壳上的花纹,数了一会,抬头问张道陵道:张道长,我听人说,这贝壳上的花纹,每多一道,这壳就活了一年。现在我数着这花纹有一百多道,难道它也活了一百多年了。
张道陵听了,点点头道:不错,一道纹一年,这壳活了一百多年,里面若是有珠子的话,应当是绝世好珠。
青松见了,见手中的贝壳双扇紧闭,想来里面的生灵也是无比的紧张。于是又问道:我还听人说,要是将珠子取出来,这贝壳也就完了。
张道陵听到此处,一怔,心想这小伙竟然有些考虑,显然是不忍伤了这贝壳的性命。当下郑重地道:这珍珠,并不是贝壳天生就有的,而是当它在生长的过程中,若是凑巧,有一粒沙子,或是别的小颗粒,进入到贝壳里面,被吸到里面的蚌的肉里,蚌内细嫩,受不了这闯进来一个外来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