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神通如意传 > 七百一十七章 王安石可明

七百一十七章 王安石可明(2/3)

。王安石问是否中游,东坡说是。

    王安石大笑,说东坡又自作聪明,问他此水是否取自下游之水?

    苏东坡大惊,终于承认这是下游之水,原文中这样写道:

    王安石说:‘老夫若非亲到黄州,看过菊花,怎么诗中敢乱道黄花落瓣?这瞿塘水性,出于《水经补注》。大风小说

    上峡水性太急,下峡太缓。惟中峡缓急相半。太医院宫乃明医,知老夫乃中脘变症,故用中峡水引经。

    此水烹陽羡茶,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之水,在浓淡之间。今见茶色半晌方见,故知其水乃是下峡。’苏东坡闻言大惊,立即离席谢罪。

    王安石却反过来安慰他,文人相轻,自古有之,王安石也知苏东坡性傲,索性说,想再考苏东坡一番。”

    郭向阳看了眼顾清风,顾清风拿着一个本子,手里捧着那杯白开水,只笑眯眯的看着郭向阳,二人相视一笑,郭向阳却不再说话,低头喝了杯茶,这一次,他没有再问李正后来怎样。

    李正继续说道:“苏东坡忙请王安石出题,王安石却一笑,要苏东坡来考自己。苏东坡听了一愣,王安石指着身后的书房说:‘这里左右二十四橱,书皆积满。但凭你苏东坡左右橱内上中下三层,随便取书一册,不拘前后,念上文一句,老夫答下句不来,就算老夫无学。’

    苏东坡不信这老头把这些书都记在腹内?却又不好意思考,王安石再请,说‘恭敬不如从命’”苏东坡只得起身,他却也刁得很。

    走到书柜前,专门挑尘灰多的书,料这老宰相长久不看,也忘记了,随意抽书一本自己也没看书名,揭开居中,随口念了一句:‘如意君安乐否?’

    王安石接口便道:‘窃已啖之矣。’

    苏东坡一看下文,大惊道:“正是。”

    王安石继续问道:“这句书怎么讲?”

    苏东坡只是随手一翻,哪里看的仔细,沉吟了一会,冷汗已经出来,心想:

    ‘可再不要惹这老头儿,我千虚不如一实。”所以答道:‘学生不知。’

    王安石说:‘这也不是什么秘书,如何就不晓得?这是一桩小笔事。

    汉未灵帝时,长沙郡武冈山后,有一狐穴,深入数丈内有九尾狐狸二头。

    日久年深,皆能变化,时常化作美妇人,遇着男子往来,诱入穴中行乐。小狐狸不如意,分而亡之。

    后有一人姓刘名玺,善于采战之术,入山采药,被二妖所掳。夜晚求欢,刘玺用抽添火候工夫,枕席之间,二狐快乐,称为如意君。大狐出山打食,则小狐看守。小狐出山,则大狐亦如之。日就月将,并无忌惮。

    酒后,狐狸露其本形。刘玺有恐怖之心,精力衰倦。一日,大狐出山打食,小狐在穴,求其云雨,不果其欲。

    小狐大怒,生吃了刘玺。大狐回穴之后,心记刘生,问道,‘如意君安乐否?’小狐答道:‘窃已啖之矣。’

    二狐狐相争追逐,满山喊叫。一个樵夫路过,听得仔仔细细,这件事记于‘汉末全书’。

    苏东坡至此佩服得五体投地,对王安石礼道:‘老太师学问渊深,非晚辈浅学可及。’”

    李正说道这,屋子里安安静静,“哗”的一声,顾清风拿着本子翻了一页,郭向阳看着那本子,嘴里轻声重复着李正的那句话:“如意君安乐否?”

    顾清风将本子往桌上一放,笑道:“郭总,您身边又没有狐狸精,不用担心‘窃而食其之’。”

    郭向阳眼光一闪,对李正问道:“我身边是没有啊,只怕其他人的身边,就不知道有没有了,”说完他看向李正,“李老弟,后来呢?王安石怎么考的苏东坡。”

    李正轻咳了一声,“只出了两个对子。”

    “两个对子?”郭向阳问道。

    “不错,王安石说今年闰了个八月,正月立春,十二月又是立春,是个两头春。王安石就将此为题,出句求对,命童儿取纸笔过来。在纸上写出一手上联:

    “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苏东坡虽是妙才,可这对子出得跷蹊,一时寻对不出,羞得面皮通红。

    那王安石乘热打铁说道:‘苏州金阊门外,至于虎丘,这一带路,叫做山塘,约有七里之遥,其半路名为半塘。

    润州古名铁瓮城,临于大江,有金山,银山,玉山,这叫做三山。这一带有佛殿僧房,老夫再将苏润二州,各出一对。

    苏州对云:

    ‘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润州对云:

    ‘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

    苏东坡思想多时,不能成对,只得谢罪而出。王安石知道苏东坡受了些窝囊,可终究是宰相肚里能撑船,第二天奏过神宗天子,说苏东坡已经历练得当,可堪大任,便恢复苏东坡的翰林学士之职。”

    “王安石真乃海量,”郭向阳虽然知道结果,却还是不无感慨的叹了一声。

    李正说到这长叹了一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