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傩、加叶闻言忙上前一步,恭敬施礼后就带上四众,再次回到了珍楼宝阁中。
只可惜,
虽然有佛祖下令,二人却依旧坚持讨要些人事!
唐三藏似乎也明白躲不过,思考半响后即命沙僧取出紫金钵盂,双手恭敬奉上道:
“弟子这一途穷寒路遥,确实不曾备得人事。这紫金钵盂乃唐王亲手所赐,教弟子持此,沿路化斋。今特奉上,聊表寸心,还请二位尊者莫要嫌弃,将此收下,待回朝奏上唐王,定有厚谢。还望以有字真经赐下,也不负贫僧身兼钦差之职远涉十万里之遥也。”
说完,伸手递上!
两会尊者见此互视一眼,脸上总算有了笑意。
那阿傩也不客气,直接将紫金钵盂接到手中,随后才将他们带进阁检经,一一查与唐僧。
唐三藏随手翻看几页后,发现都是有字真经,忙却叫:
“……徒弟们,你们且都好生看看,莫要再拿了无字真经。”
说完便跟猪八戒、沙和尚三人接一卷,看一卷,看到都是有字的才打包起来。
直到传了五千零四十八卷,够一藏之数,这才收拾齐整驮在马背上,剩下的装担由八戒挑着。
至于他们自己的行囊?
呵呵,当然是要沙僧挑了。
至于孙悟空?
呵呵,唐僧几人心中哪个不清楚?这位跟他们本就不是一路人。能保自己平安到达灵山,就已经算是天大情份了!
如今真经已经取到手中,还想着让人家干活?
——算了吧。
这位不给自己等人多添麻烦,就已经阿弥陀佛了。
随后唐僧便拿了锡杖,按一按毗卢帽,抖一抖锦澜袈裟,才面带喜欢神色的到了如来跟前。
因为他很清楚,接下来还要朝拜对方一番才行!
至于之前看到的那一幕?
完全被唐僧下意识忽略,只当自己眼花看错了。
正是那:
大藏真经滋味甜,如来造就甚精严。须知玄奘登山苦,可笑阿傩却爱钱。先次未详亏古佛,后来真实始安然。至今得意传东土,大众均将雨露沾!
大雷音寺,宝殿之中!
如来高升莲座,指令降龙、伏虎二大罗汉敲响云磬,遍请三千诸佛、三千揭谛、八金刚、四菩萨、五百尊罗汉、八百比丘僧、大众优婆塞、比丘尼、优婆夷。
各天各洞,福地灵山,大小尊者、圣僧,该坐的请登宝座,该侍立的侍立两旁。
一时间,
天乐遥闻,仙音嘹喨,满空中祥光迭迭,瑞气重重。
待诸佛毕集,参见了如来。
“阿傩、加叶,传了多少经卷与他?可一一报数。”
佛祖神色平静问道,可眼底却诡异的露出一抹急迫神色!
二尊者闻言赶忙上前道:
“启禀佛祖,现已自珍宝楼取出《涅槃经四百卷,《菩萨经三百六十卷,《虚空藏经二十卷,《首愣严经三十卷,《恩意经大集四十卷,《决定经四十卷,《宝藏经二十卷,《华严经八十一卷,《礼真如经三十卷,《大般若经六百卷,《金光明品经五十卷,《未曾有经五百五十卷,《维摩经三十卷,《三论别经四十二卷,《金刚经一卷,《正法论经二十卷,《佛本行经一百一十六卷,《五龙经二十卷,《菩萨戒经六十卷,《大集经三十卷,《摩竭经一百四十卷,《法华经十卷,《瑜加经三十卷,《宝常经一百七十卷,《西天论经三十卷,《僧祇经一百一十卷,《佛国杂经一千六百三十八卷,《起信论经五十卷,《大智度经九十卷;《宝威经一百四十卷,《本阁经五十六卷,《正律文经十卷,《大孔雀经十四卷,《维识论经十卷,《具舍论经十卷。
在藏总经,共计三十五部,各部中检出五千零四十八卷,与东土圣僧传去大唐。
现经文俱收拾齐整,于人马驮担之上,只等谢恩!”
“可!”
如来点了点头,随后看向唐三藏语带叮嘱道:
“此些经文功德不可称量,虽为佛门之龟鉴,实乃三教之源流。等你到那南赡部洲后,便可示与一切众生。切记,不可轻慢,非沐浴斋戒,不可开卷,宝之重之!
吾之所以如此交待于汝,实因此些经内有成仙了道之奥妙,万世不朽之奇方也……”
“……多谢佛祖,贫僧唐三藏必不负佛祖所托!”
唐僧恭敬礼拜,随后便带着猪八戒等人扬长而去。
也就在他们走出灵山的刹那,却不知雷音寺中,原本还带着无上威严的如来佛祖,嘴角陡然间有一缕金色血液流下!
紧接着便见他袍袖一挥,原本看起来金碧辉煌的大殿,突然幻化成了破破烂烂的样子。
那看起来威严无比的罗汉、菩萨、珈蓝、尊者、金刚等,也大多数消失的无影无踪!
现场,也只剩下了阿难、迦叶两位尊者跟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