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一蛇得道 > 49 许仁山

49 许仁山(1/2)

    许仁山倒吸一口凉气,虽然不能以简城一家之言为信,但就算折半,甚至一成数量大汉军队也拦不住。

    莫说威力,便是那声响就能吓跑战马,吓退士卒。

    简城见时机成熟,脸上的再次浮现轻松的笑容,道:“其实许相不必如此担忧,说到底大坎和大汉其实是一家人。”

    许仁山无言。

    简城继续道:“当年大汉皇帝可是认我们国君当干女儿的,如今皇帝膝下无子嗣,又年老体衰不问国事,等他老人家驾鹤西去,我们国君便是大汉第一顺位继承人。

    与其兵戎相向,使得大汉民不聊生,各地郡县分崩离析,不如……嘿嘿,许相考虑考虑吧……”

    看着早已抛袖而走的许仁山,简城慢慢收起了笑容。

    选择已经交到了能够做主的人手中,到底是兵戈相见还是和平过度就看在许仁山心中是家国为重还是天下苍生为重了。

    -----------------

    干女儿,别国国君是第一顺位继承人?

    怎么可能。

    就算法度真的这般书写,群臣和百姓也绝不可能接受他国国君当自己的皇帝,简城这么说只不过是要自己站队罢了。

    重新回到酒宴坐在自己位置上的许仁山紧捏着酒盏,他的怀中正怀揣着刚才那把激发过的火枪,硝烟和硫磺的气味在鼻翼间飘散,随时随地提醒着他大汉的未来早已注定。

    若自己帮李玄筱继承大汉皇位,那便是逆天下之大不韪,同卖国求荣之人,这不是许仁山能够接受的。

    可自己若是不想帮李玄筱又当如何呢?

    与旭国交战之余还要抵御北方进犯之敌?又该拿什么来阻拦火枪?

    许仁山又看向龙椅上的刘佩,此时刘佩已经喝了不少酒,虽然这个时代的酒度数很低,而且刘佩的酒也特殊处理过。

    但依旧醉了七八分,此时刘佩正对着几名燕肥环瘦的舞女宫娥上下其手,引起阵阵莺声笑语。

    说起来还要拜青云剑宗给的延寿丹所至,虽然刘佩寿元没剩多少,但为了追求子嗣特意求当时还是国教的青云剑宗在延寿丹中加入了那方面的功能。

    导致即便已经老的不成模样,刘佩竟然还能行人道之事。

    只是纵有这么多嫔妃宫娥,依旧无后便是了。

    看着大殿中逐渐糜烂的氛围,许仁山心中对朝廷的失望越发浓郁,哀莫大于心死的情绪逐渐冲刷着他的心智。

    而此时又有一群人上前敬酒,许仁山正要借口推托,却看到这群官员的腰间挂着一块印有‘候’字的腰牌,显然是候吏府一系的官职。

    当即收回快到嘴边的推辞,对为首的一名官员,道:“本相记得你是候吏董……董……”

    “下官候吏董贤。”

    见许仁山连续两次叫不上自己的名字,董贤忙接过话来:“相国居然还记得下官,实在是三生有幸。”

    “我自然记得你。”

    候吏府和校事官都是负责情报的组织,但校事官所负责的是监视百官和叛乱,算是对内的部门。

    而候吏府的侯官们则是打入外国的斥候,负责网络天下情报。

    这个组织名义上属于丞相府手下的直属部门,许仁山在刚上任时曾召见过这两帮人,也算得上是最早投靠他的班子。

    “正好我有事要寻你们,这般过来倒是省了不少事。”

    董贤站在原地小心翼翼问道:“不知相国寻我等何事?”

    许仁山放下空酒杯,从怀里取出了那把火枪放在董贤手中。

    “你们可识得此物?”

    董贤捧着火枪左右打量了一番,虽未言语但从疑惑的目光不难看出这也是他第一次见到火枪。

    许仁山面色不善。

    董贤只觉得后背冰凉,忙招呼其他同僚上前查看,但一众侯官看后却无一人言语。

    眼看许相国面色越来越难看,人群中终于有一个侯官发声,道:“敢问相国此物是从何而来,也好让我等有个调查的方向。”

    “我也只知此物来自北坎。”

    “北坎……”董贤扶了扶胡须,突然想起什么,道:“相国我知道了,当年潜伏在坎国的斥候曾报告过坎国正在装备一种新型武器。

    此器长二尺许,贯以黑灰、铁丸、硫磺之属,以绳系于两端,军士各悬铁罐藏火,临阵烧之,声巨响,焰出筒前丈余,铁丸出而筒不损,辄前烧百余步,人不敢近,此为火神枪!”

    董贤一语出而众人惊,纷纷再次仔细打量起这把火枪。

    “既然知晓,为何不上报朝廷?”许仁山心中愤怒,恨不得将这群侯官全都拉出午门斩首示众。

    这等军中重事当及时上报才对,可董贤说这已经是几年前的消息。

    延误军机可当斩。

    董贤哪里不知道,满脸苦涩,眼角余光看向皇帝刘佩的方向,低声道:“非下官不报,当年我连奏七本皆未有回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