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 > 第121章 看千年之事

第121章 看千年之事(1/2)

    奉天偏殿!

    太子坐在一旁,趁机问道:“父皇,练大人是真不明白,还是不舍得走啊?”

    “能活过洪武朝,又在永兴朝屹立二十年的人,有几个是傻子!”

    朱雄英悠悠说道:“练子宁啊,哎……是迂腐了些,不过绝对是个忠臣……”

    “要说为君分忧,他比詹徽差远了,汉南出事后,人家詹徽不解释,不推卸,老老实实认罪,等候处置,你就算给他扣个背后指使的罪名,他都认!”

    “出了同样的事,练子宁却把所有责任推到手下身上,把自己摘出来,保全头顶的乌纱,这一点就不如詹徽……”

    “人人都有私心,无可厚非的事,詹徽是知道自己的结局,无路可退,不然,他也不会主动交权,他自己都说了,权力甚于毒药……有瘾!”

    太子连连点头,问道:“父皇,儿臣不明白,宋徽三人贪墨之数加起来才两千多两银子,就要受如此残酷的刑罚,同样是贪墨,之前的马麟收受赃物价值数万,是他们三人的几十倍之多,却只是家人流放……”

    朱雄英解释道:“汉北自收复后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动乱,一直很平稳,移民之事,顺顺当当,不会有任何意外,没人逼他们,没人杀他们,也没有人拉他们下水,饿死六百多户人,完全是宋徽三人贪赃枉法所导致的……”

    “汉南的情况你也知道,各种不法之事层出不穷,就连胡观都能被拉下水,朝廷派过去的官员都敢杀,更何况一个马麟,他要不妥协,八成也得留在镇南关古道!”

    “移民之事,汉南最难,汉北最易,詹徽没把事办好,情有可原,可练子宁没把事办好,就说不过去了!”

    太子听后也明白过来了,汉北的局势一直很稳定,出了这样的事,实在不应该。

    “父皇言之有理!”

    太子趁机说道:“儿臣以为,曲阜县令田度,主动检举宋徽等人的罪行,是一位是非分明的好官,朝廷当破格提拔!”

    说起田度,朱雄英瞬间想起了一位故人,新政的头号功臣,心中顿时感慨万分道:“田度是韩公临终前向朕举荐的官员,这几年在曲阜干的不错,逐渐消除孔家在当地的影响,使其名声地位大不如从前,倒是大功一件,曲阜离不开他,不能把他调任别处,倒是可以升他的品级,给个正三品,赐红袍!”

    “而且,要在永兴政报上大力表扬田度主动检举贪污腐败的行为,鼓励天下的官员效仿!”

    很明显,永兴皇帝要把田度树立为大明所有官员的典范,号召所有官员向他学习。

    “父皇当真要在效仿太爷爷洪武朝之举,以这样的方式反腐?”

    朱雄英郑重点头道:“朕知道你想说什么,往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最直接的手段,反腐之事,朕不知道想过多少方法,找不到什么可以完全杜绝大明官员腐败的策略,只有以雷霆之威,震慑宵小!”

    “以后你当了皇帝也一样,发现不对的苗头,立马开始肃清,仁心用来对百姓,对乱臣贼子一定要狠!”

    “儿臣都记住了!”

    太子沉凝道:“太爷爷在世的,给儿臣讲过这些道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儿臣时刻都不敢忘!”

    “放心吧!”

    朱雄英缓缓起身,说道:“朕一定给你留下一个真正的盛世王朝!”

    太子却说道:“儿臣自己也要努力!”

    “有些事不是你努力就能办好的!”

    朱雄英悠悠说道:“有些话朕说了,你也不明白,你们能看十年,二十年,绝顶聪明之人也不过五十年,而朕……却能看千年!”

    “父皇……”

    太子皱着眉头问道:“儿臣从小到大,有意无意之间,总是听您提千年之事,莫非父皇当真有通晓未来的神通?”

    “哈……”

    朱雄英笑了笑,说道:“别信那些话,朕也给你说不了什么,你记住了,等你当了皇帝,要延续永兴一朝的所有国策,一点改动都不行,可保你后世安稳!”

    “儿臣记住了!”

    太子趁机说道:“父皇,儿臣听说您最近几日因朝政之事没有睡好,还是回乾清宫休息吧,政务之事,儿臣来处理!”

    “哎……”

    朱雄英叹息一声,说道:“湘王去了汉南,朕总是有些不太放心,倒不是担心湘王的能力,而是一旦刀兵相向,不管输赢如何,损失的都是我大明的实力……”

    “这些狗东西,为祸一方,导致汉南大乱,朕让他们不得好死!”

    太子安慰道:“父皇放心,湘王文武双全,定能平定汉南!”

    从去年开始,朱雄英就被汉南搞得焦头烂额,原本打算移民过后再处理,可没想到他们竟然敢再移民上动手脚,那就只能先扫平这些叛逆了。

    太子走出大殿,迎面碰来二皇子朱文坷。

    “见过大哥!”

    太子随口问道:“二弟,你怎么来了?”

    朱文坷有些难为情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