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在大虞长生 > 第132章,华年

第132章,华年(2/3)



    说句不好听的话,以往他太过高高在上,难以接触,现在改开私塾,反而亲民了。

    再者,方锐是元好古的邻居,耳濡目染,有一二分水准,也就足以教授蒙学了啊!

    还有就是:元好古当初留下了一屋子的书,就冲这个,拜师就值得!

    更不用说,成了方锐的弟子,万一将来家人患上疑难杂症,有了这个纽带,也好上门求医不是?

    ‘无论医疗,还是教育,在这个世界,都是高端资源,是极稀缺的。’

    ‘我也不在乎,家长、学生趋利而来,这是一个双向选择。’

    ‘真正聪慧伶俐、性如璞玉、可堪培养的苗子,免束脩我都要,其他蠢笨的,给再多钱,我也懒得收。’

    是的,方锐目的性很强,是希望将来学生进入大虞顶层,有所反馈,可不是在异世界办希望小学的。

    ……

    半日后。

    方锐看着满堂五六七八岁的莘莘学子,仿佛看到了一片青青禾苗,脸上露出了老农般的笑容。

    这个世界,只有小学、大学,小学到五年,大学五到八年。

    当然,这是通人的标准,真正来说,十二岁就可参加州考,就如前世十二岁的举人。

    小学又称蒙学,一般是私塾,固定老师。

    大学,则多是学院性质,没有固定老师,分为初、中、高班,考试通过就可以升班。

    ‘我择聪慧者选取,蒙学教育可以压缩到两年。这般两年一茬,甲子之后,就可以收割第一波了!’

    是的,相较于寿命较长的武者,这个世界更大多数是普通人。

    就如这些学生,因为资质、家境、传承、资源等原因,走上了读书之路,即使将来成为大人物,也错过了年龄。

    而不成高品武者,普通人寿命也如正常的古代世界,六七十岁都算是高寿。

    就如元好古,不就七十出头,人就没了吗?

    ‘我今年三十出头,甲子之后,九十有余,这第一波学生,也大多濒临大限。’

    以方锐的医术,再加上养生之名,明面上活个百来岁,都不算太出格。

    到时,一个白发苍苍、说不定明天就会嗝屁的老师,问自家大限将至的学生一些问题,对方戒心必然会降到最低,能忍心不说吗?

    “方神医……不,方夫子,我家娃娃就交给您了。如果不听话,您就打,狠狠的打,我没意见的!”

    “是的,我家娃娃也是,感谢您免了一半束脩啊!”

    “方夫子啊,求您收下我家的娃吧,我给您下跪了!”

    “老陈,你下跪也没用啊,是你家娃娃自己不争气,没被选上,能怨谁?”

    “就是,没听方夫子说没名额了,已经教不过来了么?”

    ……

    方锐打发走这些或喜或悲的众家长,准备开始第一课。

    这时,一位老学究进来了,姓蔡名冲,是元好古的老朋友,也算他是半个朋友。

    此人提前打过招呼,是来旁听的,也曾说过:如果方锐授课有一定水准,会去为他正名;可若是误人子弟,糟蹋元好古的名声,就要割袍断交。

    方锐是见过大世面的,心理素质良好,自不会慌,对蔡冲微微颔首,神色淡然。

    “于谦。”

    “坐下吧,我和你爹,可是多少年的老朋友了。你此名,或有大承负,忠直方正,亦须学得存身之道……”

    ……

    “白世仁。”

    “世仁,这名字……我为你取一字,曰‘从一’……”

    ……

    “张衡。”

    “好名字,希望你勤学苦思,善加钻研……”

    ……

    方锐一一与这些学生认识,殷切叮嘱,并无半分厚此薄彼。

    真正的筛选,早在之前,就已经完成了,能坐到这里的皆是可造之材,自然会一视同仁。

    毕竟,他是传道受业施恩的,可不是结仇的。

    “现在,开始第一课……”

    方锐早已将《童典》点到了大成,又有两世的感悟,思想碰撞,解说起来生动有趣,深入浅出。

    下方,一个个学生听得入迷,眼中满是求知的目光。

    最后方。

    蔡冲一开始是抱着审视的目光,可不多久后,就渐渐坐正,神色肃然,将方锐视作名教大家,等而视之。

    再稍后,他更是听得连连颔首,甚至,拿出纸笔记录,一副求学者的虚心模样。

    ……

    半日后。

    蔡冲离开,对外感叹:“世间岂有生而知之者乎?方生也!”

    “方生之才世无伦,老朽一大把年纪,活到狗身上了啊!”

    他对方锐,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并下断言:“四十年后,方生之徒,必有入紫霄阁者也!”

    这番评价在城中飞快扩散,不知道让多少人捶胸顿足,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