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惑心债的麻烦 > 第一百一十九章 燕京城

第一百一十九章 燕京城(1/2)

    张家在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商铺驻地。

    庞大的商队,每到一个城市都会散掉一些货物和人员,张惜水此行也是例行走一遍自家商铺。

    虽然所有东西都可以从账册上反馈。

    可时常不见主事人,那些掌柜们心都要野了。

    张家可不是以前辉煌的时候,要警惕同样二流世家势力的窥视。

    商队磕磕绊绊走了一个多月,才到的燕京城。

    这还是燕国道路比较顺畅,而且路上补充也比较充分。

    张家自身安排都形成了固定的步骤。

    燕京城墙看上去比蛮京城要高大宏伟得多。

    据说是根据大魏旧都仿制而成。

    魏都毁于战火,据说当年一流高手战斗,群魔乱舞,加上战火不灭,打成了一遍废墟。

    如今那里已经是杂早丛生,毫无人烟。

    可惜没有看到近京河,龙云在迷迷糊糊中跟着众人进入到了燕京城中。

    燕京城各个入城大门有严格的规定。

    一共八个门,东南西北四个正门,还有偏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门。

    正门都是供给军队和朝廷正式编制内的人员进出。

    比如军队出征,皇帝出巡等等都是由正门而出。

    偏门就是提供给商队和平民进出的门。

    张家商队就是从西南门进入,近京河是从西北方向流向东南。

    是燕京城最为繁华的一段区域。

    它并不在燕京城内,所以没有宵禁一说。

    导致了很多达官贵人,富家公子在那边寻欢作乐。

    直至通宵达旦,一到晚上那边灯火辉煌,映照河岸两边,各个底层小人物摆摊,形成了一派繁荣景象。

    燕国境内大部分都是平原,寥寥几座山都是受到青年才子门的青睐。

    加上文化底蕴丰厚,距离燕京城最近的一座山叫做巫山,在广袤的平原上,一座山犹如孤独的壮士一样,独立在那里。

    也挡住了很多北风吹来,燕京城建在这座山的东南方向是有缘由的。

    所以巫山被众多才子们都赋予过很多诗词传颂。

    到如今,每当燕京城举行一年一度的科举考试的时候,很多燕国各地才俊都会去巫山看一眼。

    燕国的礼部大多官员,也都会在巫山设诗宴,提供给全国各地的才子一个扬名的平台。

    燕国文风如此盛荣,也是有很多因素在里面。

    一个就是当年乱世,魏国皇室仅存的六皇子李隆升,被一众世家簇拥立国。

    名义上面,只要有杀过霍乱大魏的马氏,就能够称王称霸。

    可如果加上魏国皇室后裔这一层身份,更能得到传统读书人的承认。

    魏国之乱在于内祸,即便最后一任皇帝,最后的遗言就是杀马氏者得魏鹿。

    人家毕竟是正统皇室,世家当年一直掌控舆论,鼓吹燕国才是大魏正统遗泽。

    无论是礼制还是文教,都是按照大魏来的。

    习惯这个词,是一种力量。

    这代表着传统。

    投靠蛮国的大部分都是寒门,或者被世家迫害,愤世嫉俗,行事难免偏激。

    而且蛮国皇室在大魏严重就是属于一个深山老林里面的小小异族。

    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而凉国,则是大多由戍边将领集聚,能征善战。

    魏烈帝最后一番操作,崇文贬武,还是有成效的。

    最后是蜀国,蜀国开过君主就是一个泥腿子出身,连寒门都不是。

    读书人更不可能往那边跑。

    这就造成了燕国文风极盛。

    大多数才子都会来燕国扬名,甚至参加燕国的科举。

    崔生出了很多文坛大家,如果一代文坛大家没有到过燕国,那么他根本就是哗众取宠。

    张家马车缓缓驶入燕京城。

    吸引来了众多目光。

    得意楼,位于燕京城商业街最为中心的位置。

    也是人潮流动最多的地点。

    高达五层高的高楼,占地也是非常广大。

    在燕京城这么大的城市里面,能经营起这么大的酒楼。

    可见这楼的背后之人背景雄厚,关系深远。

    每天都有无数商旅来往这里用餐,同时也是无数纨绔子弟汇聚之地。

    得意楼没一个楼层都极尽高大,五楼楼顶更是能远眺整个京城。

    楼顶不是什么人都能上去的。

    历来只有三品以上大员或者每逢科举礼部官员招待知名学子的场所。

    要不就是每一年的状元、榜眼、探花,能够上到五楼进行观景赋诗。

    哪怕是京城之中的一流世家嫡子卢志东在平时登上五楼。

    此时卢志东在三楼和一群世家子弟进行观景聚会。

    这些世家子弟还没有官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