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等十年,说不定我们的足迹已经抵达冥王星甚至是更遥远的太阳系边疆了。”
事实上,说十年之后人类的足迹抵达冥王星都可能是谦虚的说法。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用一句科技大爆炸来形容都不为过。
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突破带给了人类无尽的能源,而航天技术的发展又赋予了一切无限的可能。
巡天号·空天母舰的出现,足够承载超过两千人用一整年乃至数年的时间来完成前往冥王星乃至更遥远的太阳系边疆的可能性。
就如同航空母舰在地球的海洋中遨游一样,它也能承载着人类文明的梦想在太阳系中遨游。
甚至,如果是不计代价的话。
这样的空天母舰,如果组成一支舰队的话,已经有了一定的资格远航太阳系之外,前往其他的星系了。
尽管那可能需要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时间。
但几十艘空天母舰组成的庞大舰队的确有这样的资格。
尤其是在月面生物圈工程已经得到了验证的情况,自循环的生态系统理论上来说足够支持舰队在离开太阳系前补充最后一批物质后巡航到距离最近的比邻星系了。
当然,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枯燥航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接受得了的。
如果真要远征比邻星系的话,最好还是将休眠技术点出来。
这样既能减轻生态系统的压力和降低对各种生存物资的需求补给,也能够让乘员度过几十年的无聊时间。
或者,等虚拟现实技术更成熟后,应用到远征舰队上,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