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国院士 > 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给我也来一台!

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给我也来一台!(2/3)

部分关节的伺服电机和微动力单元损坏后,负重的数量可能会掉到300公斤,200公斤甚至是更低。

    解释了一下天兵战术机甲的弱点,董安教授紧接着说道。

    “其实,对于这种战术机甲,如果是单程的从性能上来说,无人驾驶的战术机甲才是最合适的。”

    “摈弃掉驾驶员需要的空间,我们能够将机甲的强度提升数倍。关节处也不必因为过重的考虑灵活性而牺牲防护能力。”

    “不过可惜的是,目前的人工智能还无法面对极其复杂的战场情况。”

    一旁,徐川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的确,完全无人化的战术机甲很具备诱惑力,但那是建立在人工智能发展完善的基础上的。

    而对于目前的人类文明来说,最近十几年的时间人工智能和A的发展速度相当之快,就连L5级别的智能驾驶系统都已经研发出来了。

    但战争的复杂度是远超现实社会的。

    比如A能识别出“一个白衣妇女举起双手”,但它无法像人类士兵一样,结合文化、语境和直觉,理解这究竟是“投降”、“求救”还是一个诈降的陷阱。

    它没有“战争迷雾”之下的那种直觉。

    而当需要解决的目标混杂在平民中时,开火的“概率阈值”应该设为多少?为了战略胜利,是否可以承受一定程度的附带损伤等等难题

    这些涉及生命价值的终极判断,A无法负责,也绝不应由A做出。这是人类指挥官必须牢牢掌握的控制权。

    除此之外,A对战场的判断依赖传感器、实时数据和大量的训练。

    而如果敌方提供虚假数据,比如数据投毒,或使用极其罕见的战术(在训练数据中未曾出现),A就可能做出完全错误的判断。

    一个简单的例子:用特定的图案就能欺骗图像识别A,让它把坦克识别成一匹马。

    这并不是什么‘指鹿为马’而是真实可发生的事情。

    而除了这些缺点外,无人化的战术机甲还有可能被黑客入侵,容易受电磁武器影响等等,进而被敌人俘虏,甚至是反向操控对付自己。

    当然,即便是无人化的战术机甲有着众多的缺点,它仍然是哈工大‘外骨骼作战装备研究项目’战略工程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

    甚至第一代的成果比天兵战术机甲出现的更早。

    毕竟无人化的战术机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就是智能机器人。

    在国内人工智能与A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智能机器人早就已经相当的成熟了。

    从几年前还只能在春晚节目上表演转手帕,到现在唱跳Rap样样精通。

    甚至去年还有厂商推出了专用的家庭炒菜机器人,里面印刻了数百种家常菜,售价在50万-150万区间。

    在徐川和董安教授聊着无人机甲的时候,站在一旁的徐晓这会正盯着面前的天兵战术机甲上下打量着,乌黑的眼珠子滴滴的转着,不知道在想什么。

    忽然,她转过身来,看向了董安教授开口询问道。

    “董教授,我想问一下,这个天兵战术机甲可以做大吗?”

    闻言,董安有些好奇的开口问道:“做大?”

    徐晓点了点头,开口道:“就像科幻电影环太平洋中的那种,几十米高的大型机甲。”

    听到这话,董安笑着开口道:“能造是能造,但是没有太多的意义,或者说并没有太多的实战能力。”

    略微停顿了一下,他接着说道:“我倒是看过环太平洋,对里面的机甲也了解。”

    “如果将咱们的天兵战术机甲无人化,并且等比放大的话,差不多是能达到电影中的大型机甲的模样和表面效果的。”

    “但如果说你想要那种能够在陆地、水中甚至空中战斗的机甲,我只能说这不可能。”

    “至少目前的材料技术并不支持。”

    “同等材料尺寸放大倍,所需要的强度将是的平方倍,体积和质量将变成的立方倍。”

    “环太平洋的危险流浪者的高度达到80米,高度比寻常大楼还要高不少,重量上千吨。这样一个大家伙,做出各种打斗动作,机甲各个环节需要承受何等压力可想而知。”

    “这种大家伙,别说上战场了。就是让他跑起来大概都能给自己折腾散架。”

    董安以为徐晓是想造那种大家伙,还特意认真的解释了一下。

    结果徐晓使劲的摇着头,笑嘻嘻的开口道:“只要能动就行!”

    停顿了一下,她接着道:“我准备弄一个一比一还原的环太平洋机甲收藏,不要求它具备实战能力,只要能通过脑机接口技术操控它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就足够了。”

    “咱们哈工大接不接这个项目?”

    听到这话,董安教授当场就愣住了。

    “收收藏?”

    徐晓用力的点点头,道:“是的,收藏!”

    说到这,她紧接着两眼放光的开口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