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徐川笑着点点头,道:“没问题,有结果了和我说一声就行。”
董安教授点点头,刚想说好,又想起了什么,迅速补充道:“另外,如果这个项目真的通过了,关于机甲使用的能源问题,恐怕需要两台小型聚变堆。”
超过八十米的大型机甲再使用锂电池这肯定是行不通的,但目前国内小型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的每一台的使用,都是需要经过国家审批的。
这是战略核心技术中的战略核心。
当然,董安相信徐川肯定是能够申请下来的,即便是他是用来造机甲玩。
对面,徐川点点头,笑道:“没问题,这个我说一声就好了。”
在徐川巡视着天兵战术机甲的时候,与此同时,另一边。
遥远在1.43亿公里之外的深空中,在精卫·陨石推进装置与一系列的辅助推进设备齐心协力的控制下,一颗至今高达1000米的小行星从深邃的太空中稳稳的进入火星高空轨道内。
那摇曳在小行星尾部和两侧的蓝白色狭长尾焰,就如同流浪地球中的行星发动机一样,在人工智能的控制下有条不紊的修改着小行星运动轨道,直到它最终变成一颗火星的卫星。
与此同时,火星高轨的一架二代航天飞机居住舱内,靠着舷窗,来自日耳曼天体物理研究所的格雷西·安格斯教授远远地望着深空中闪烁着的光芒,以及那肉眼可见的庞大陨石张了张嘴,脸上写满了震撼。
“上帝!”
第一次搭乘航天飞机参加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的他毫无疑问被眼前的这一幕彻底震撼到了。
一颗至今超过1000米的陨石,就这样安静的变成了火星的卫星。
而更不可思议的是,它竟然是从距离超过上亿公里的小行星带中以‘人力’搬运过来的。
这种科幻到梦幻的场景,让他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只能不断的重复着‘上帝’‘哦嘛噶’一类词汇表达自己心中的震撼。
漂浮在这位格雷西·安格斯教授的身旁,另一位来自华国华中科技大学的副教授詹经亘从居住舱外漂了进来,站在了舷窗边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开口道。
“感觉如何,安格斯教授?”
听到的詹经亘声音,格雷西·安格斯总算是回过神来了。
他咽了口吐沫,满脸震撼的开口道:“真是不可思议,将一颗小行星刹停,然后再运送到火星轨道上,然后让它先变成火星的卫星,再用它来撞击火星.”
“我感觉我就像在看科幻电影一样!”
“你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一颗直径超过1000米的小行星,质量至少在数千万吨,这可是个足以在地球上造成十级地震的庞大天体!”
听到这个问题,詹经亘笑了笑,道:“我们有精卫·陨石推进装置!”
“‘精卫·陨石推进装置’?”
听到这个有些怪异的名字,安格斯下意识的重复了一遍,詹经亘点了点头,笑着道:“这是徐川院士亲自设计和研发的小行星推动器。”
“它可以像流浪地球中的行星发动机一样,将一颗小质量的陨石或小行星改变轨道,然后搬运到火星轨道附近。”
听着詹经亘的解释,从未看过流浪地球的格雷西·安格斯脸上露出了一丝迷茫。
对面,詹经亘想了想,补充道:
“嗯简单的来说,它就像是给陨石撞上了飞船的引擎一样。”
格雷西·安格斯深吸了口气,道:“真是难以想象,你们的航天技术都已经先进到这种地步了吗?”
听到这话,詹经亘教授的脸上露出了一抹自豪的神色,不过他没有继续在这个话题上继续,而是开口道。
“好了,安格斯教授,编号3261号小行星已经送到了,我们该工作了。”
闻言,格雷西·安格斯点了点头,用手推了一把舷窗,朝着外面飞去。
他们的任务是操控机械设备降落到这颗小行星的表面,然后对其进行细致的探测、扫描、采样、观察等等,以确认这颗小行星的结构,内部状态,成分,是否有无生命等等。
这些信息将在后续归纳到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的小行星数据库中,然后通过地球总部利用超算进行分析,以调整和修改这颗小行星的轨迹、撞击点位、方向等等一系列参数。
毕竟小行星带中的陨石几乎每一颗都不一样,有些是最常见的硅酸盐陨石,有些是铁镍构成的铁陨石、还有些是陨冰,内部由水冰及尘埃物质组成。
这些不同材料的陨石在穿过火星稀薄大气层时,撞击火星地面时产生的效果和作用都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一颗铁陨石,由于它内部的结构致密,那么它在撞击火星的时候能更大程度的将动能直接传递到火星地壳上,甚至是深入火星地心。
而一颗陨冰或者是结构稀松的石陨石就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