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报还是不报,这是一个问题

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报还是不报,这是一个问题(2/5)

   关键是,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也互相提防,生怕倾尽全力的时候,被彼此捅上一刀。

    北条氏政、北条氏直,改名了袁政和袁直之后,短暂调整,很快接受了自己的新身份,对他们而言,丰臣秀吉惹不起,德川家康惹不起,大明也惹不起。

    既然总归要投降,找个看起来更加仁厚一点的主子,就很有必要了。

    真的要比道德,那大明是真的很有道德。

    袁政和袁直就这样成了熊廷弼的狗腿子,他们预想中的屠杀、抓捕倭奴、劫掠倭女享乐这一系列征服者要做的事儿,熊廷弼带领的京营,全都没做。

    熊廷弼在江户川展开了小范围的均田。

    均田是没收田土,而后分配给无土无田的百姓,只不过这些百姓,要放弃原来的姓氏,改为汉姓,不得再梳月代头。

    对于这些百姓而言,居然还有这等好事?!倭国百姓的姓氏来源十分复杂,而且有些过于随意,很快轰轰烈烈的均田就开始进行了。

    熊廷弼在倭国,不是在大明,不服均田的,都被熊廷弼给踏平了。

    这些倭寇们仰赖的山城,在大明火器面前,不堪一击。

    熊廷弼要人的原因很简单,缺人推行王化,甭管什么人,陛下看着给,是个汉人都要,牢里的各种恶棍都要,反正京营是个大熔炉,拉进去烧一下,都是优质资源。

    和吕宋、旧港、大铁岭卫、金池不同,熊廷弼带的是京营三千锐卒,这三千锐卒,什么人进去,在体制、集体的力量下,都能给他锻造成可用之才,尽管送!

    关键是,朱翊钧没人给了,他一年就办几件流放案,流放的人也都是有数的,地痞流氓都抓好几年了。

    “只能再苦一苦这些地痞流氓了。”朱翊钧最终还是把地痞流氓分了分,六地都给了点,并且还告诉他们,真的没有了。

    熊廷弼在倭国做五星天皇,他这个五星天皇做的一点都不温和。

    任何家族田亩超过十顷的武士、大名,都被勒令交出了田亩地契,并且全都迁徙进了江户城,不得出城。

    此举将武士和农民的身份彻底分离,重构了关东平原的秩序。

    为此熊廷弼还专门制定了《武士诸法度》,来约束武士的行为,惩治武士、大名的不法行径。

    丰臣秀吉现在倾尽所有,还能把熊廷弼赶出去,一旦让熊廷弼在关东平原经营超过五年,就是丰臣秀吉想赶,也没有那个实力和机会了,关东平原这些逐渐王化的倭人,都不可能答应。

    如果一直在黑暗之中,就能容忍黑暗,一旦看到过光明,就无法再容忍了。

    朱翊钧愿意让熊廷弼试一试,就是不成功也没什么,至少江户城,可以成为大明环太商盟重要一环,让整个环太商盟运转更加流畅。

    “户部和礼部这本联名奏疏,准奏,附入大明会典。”朱翊钧批准了一本奏疏。

    由高启愚和户部侯于赵联名上奏,奏疏的名字是《海外番夷准入条目疏》,并且将其列成了法条,方便市舶司对夷人进行管理。

    海外番国使者,可入京朝见,得陛下准许可自由活动,比如沙阿买买提和黎牙实;

    考核通过,可考入格物学院充任格物博士的海外学子,可入国子监、京师大学堂学习备考格物院;

    其余人等,只能在万国城内活动,而且必须符合照准停留时间,无公文批复,不得出万国城;一切夷人在大明以大明律为准。

    若有违背禁令,杀无赦。

    万国城大概就是个围不过五里的小城,完全与世隔绝,而且大明军镇守。

    在开海的这种大趋势下,这个准入照准刊发的标准,可谓是极其严格,能进到大明的学者,大概就只有伽利略、开普勒这种顶级天才了。

    高启愚在奏疏里,旧事重提,提及了元朝末年的亦思巴奚战乱。

    元朝末年,泉州的波斯人越来越多,这些波斯人开始造反,长达十余年,波及整个福建的乱战,搞得民不聊生。

    历史是一个最好的老师,学不会,就会重演一遍,让人继续学习,直到彻底学会为止。

    亦思巴奚战乱,就是历史教训,朱元璋在洪武年间执行禁海,有很大的程度,就是参考了亦思巴奚之乱,而且还有一个蒲氏出卖赵宋宗室的旧事,就更加坚定了朱元璋禁海的决心。

    这本奏疏早就写好了,只不过高启愚整理前元旧档,仔细梳理了一番亦思巴奚战乱,让陛下了解这次的历史教训,明白礼部为何会制定出如此严厉收紧夷人进入大明的照准规则。

    跟这个准入照准规则提高配套的政策,叫《举报、捉拿夷人奖惩令》。

    举报一个潜入大明夷人,给银五两,抓拿一个给银十五两,如果抓捕过程中不小心杀死了夷人,尸体完整就只能给银十两了。

    按照户部的核算,朝廷抓捕一个夷人的行政、出动等等成本,大约在二十银左右,如果百姓能抓了,直接扭送衙门,不仅百姓拿十五两银,朝廷还能省五银的支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