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石郁闷了。
你说大家都当过乞丐,咋差距这么大呢。
等到萧遥又重新坐下后,黄小石对着萧遥叹息着说道:萧兄弟,你说的这些话,不是不对,而是又能奈何之?
那个神经病皇帝,你能冲进皇宫里把他给杀了么?
好,就算你能把他杀了,又能换谁上?
你能保证这个人就一定比他好?
有!萧遥突然斩钉截铁地说道:诚王!
萧遥这话一说,两人一下又冷场了,还好店小二这时候端菜上来了。
酒菜上来之后,两人专门对付,不再言语。
萧遥说自己三天三夜没吃饭,并不是虚指。
当然了,以萧遥的身手想要弄到一些东西,实在是太容易了,但是他偏偏不适合要饭。
就他一边要饭一边还摇头晃脑看书的臭德行,能要到饭就怪了。
酒足饭饱之后,黄小石对着萧遥说道:萧遥兄弟,我神农百草门每天剩饭都有几桶,你每天下午过来取就是了。
萧遥一听,自然是连声道谢。
在此,出了饭馆后两人便分别了。
到了下午,萧遥来到神农百草门的门口,大声喊道:大爷们啊~好心赏口剩饭吃吧!
刚喊了一声,守门的门人看了他一眼,问道:你可是萧遥?
萧遥点了点头。
门人说道:黄门主早有吩咐,剩饭剩菜已经准备好了,你自己过来拿。
萧遥跟着进门,只见大门背后放着两个大木桶,木桶里面装着干干净净的一桶白米饭,和一桶肉蔬汤。
看到这两个桶剩饭剩菜,萧遥眼泪一下就流了下来。
黄小石在江湖上素有信义双全的名声,今天看来,誉不足实。
当今武林诸子,我萧遥只服黄小石一人。
萧遥提着两大桶沉重的饭菜回到自己居住了几天的乞丐窝,一群孤哀子(父母双亡)的小乞儿,从窝棚里爬了出来。
来来来,吃饭喽,吃饭喽。今天有白米饭和肉!萧遥大声喊道,随后他被一群快活的小乞儿给包围住了。
看着眼前这群骨瘦淋漓的小乞儿,萧遥心生出一阵无力感来。
自己这样每天乞食,又能养他们多久呢。
萧遥想到了那个男人对他说的话。
你很聪明,很有才华,很有抱负,更重要的是,你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想通了之后,便来找我吧。
若是你限于名声,不屑与我为伍,也不强求。
萧遥陷入了沉思。
忠义丐帮,传世百年。
然而,这何为忠,何为义?
难道,忠义之人就得心安理得的做饿殍吗?
天底下,哪里有这样的狗屁道理!!
这天,黄小石正在看这段时间的生产账目。
通过看账目,可以了解很多东西,比如说黄小石最近很关心的生产情况。
自从推行复式记账法后,黄小石就不怎么管神农百草门的经营了,他只需要随机抽一天时间看一下最近账目就是了。
复式记账法是一种很牛的记账法,简单地讲,想要在账目上作假,也不是不行,但是需要极高的技巧。
就黄小石的这点水平,这个时代应该还没诞生出让他看不破的假账。
这不看还不好,黄小石立马就发现了有一笔账不合适。
凭着记忆,黄小石翻开了另外一本账本,两个账本一对应,问题果然就被暴露了。
张哥,这笔账没对。黄小石立刻停下翻看账目,他抬头对着管事的张哥说道。
张哥一听,他也是有一些奇,这些账目都是他亲手做的,怎么可能不对?
是哪里不对?张哥对着黄小石问道。
只见黄小石手里拿着一本蓝色外皮的账本,这是生产支出明细账本。
黄小石指着账本的其中一栏,对着张哥说道:你看,这笔买盐的支出没对。
张哥拿过算盘巴拉了一下,他说道:没错啊,每盐一斤卖银二分八厘,这三百斤盐,一共是八两四钱。
黄小石又拿起另外一个红皮的账本,这是生活费开支账,他指着一处说道:看这里,厨房里的伙夫买了五斤盐,一共一百六十文。
一两银子兑换一千小钱,买大宗货物时,为了结算方便,所以都用的是银子在结算。
老百姓平常买东西,用的就都是小钱。
红皮账本里,记载了五斤盐,一共一百六十文,拆分下来,一斤盐是三十二文。
而蓝色外皮的账本里,记载的是一斤盐是二分八厘银,也就是二十八文钱。
这里面价格相差了四文。
不是说黄小石觉得厨师买盐买贵了,贪了他二十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