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侠客之风云传说 > 第269章、求药

第269章、求药(1/3)

    诚王突然举旗讨逆,正是应了那句老话,“书生造反,十年不成”。

    三月十七日,诚王的首席智囊,号有诸葛再世之名的白久池重病不治,撒手人寰。三天后,诚王宣读了昭告天下的《讨贼书》,列陈崇英十大罪,号召天下有识之士共清君侧,扫净阉党,还天下朗朗乾坤。

    白久池在临终之前,尽自己最后一口气给诚王讲了未来的上中下三策,诚王偏偏选了下策,要是听信白久池的话,他还得再忍下去。

    “这天下哪有十成之事。先生安心去吧,剩下的七成自有将士做成。”

    说完,诚王不顾白久池还在床上挣扎,转身就离开了,白久池在床上嗬嗬嗬半天后,终于才咽了气。

    此事,众人皆称诚王仁义至极,因为见不得部下之死而伤心,所以不得不强忍悲痛抽身离去。

    这就叫:情到深处竟似薄,道是无情却有情。

    白久池给诚王出的最后一计就是:事不宜迟,于是在诚王的行动非常快。

    这时的中原早已是天干物燥,万物焦熬,也就差这么一点火星了。

    诚王起兵,比他想象中还顺利,三天不到就攻下了杭州城,而江浙一带的大小官员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举兵反扑,而是联手封锁消息。

    既无外援,又有内应,诚王兵锋之至,所向披靡。

    每攻下一地,诚王就地招兵买马,于是乎,起兵之时诚王手中不过才数千精兵,不到半旬已经有数万之众。

    皇帝在病榻上看着手中的秘谍信函,一股怒意从心中烧起。

    “把陈崇英,把陈崇英给我叫过来。”皇帝喘息着对身边的太监说道。

    陈崇英,我不管你现在想帮的人是谁,等到诚王打进京城,你我他三人都将是玉石俱焚。

    现在我已经无力收拾残局,你自己看着办吧。

    皇帝第一次选择了听天由命,把命运交到了别人手里。

    ……

    黄小石从逍遥谷回到洛阳城后,准备好好休息一阵子,这段时间可是把他给累坏了。

    结果黄小石的屁股还没坐稳,就听到门人来报,说有一个重金求药的人。

    一听到门外来人想求【生生造化丹】,黄小石想也没想,直接就叫门人把他打发了。

    现在如今眼目下,还想用钱来买【生生造化丹】,想多了。

    一来没有,二来也不卖。

    第二天,黄小石又听到门人来报,说昨天那个求药的人又来了,一起过来的还有官府的李大人。

    这个李大人倒不是什么多大的官,但是神农百草门每次走商时需要他来开具路条,属于是官小权大,平日里和神农百草门的关系也极为和睦。

    不看僧面看佛面,既然能把李大人找来,那就好言劝退吧。

    小厅里,黄小石见到了李大人和那个求药之人。

    李大人一进门后,除了最开始寒暄的两句话外,安坐之后便自顾喝茶吃点心。

    黄小石很敏锐地发现了李大人举止的这反常之处。

    按理说,李大人把人带进来,怎么也得帮忙说几句话,哪怕是客气的几句都行。

    结果,李大人进屋之后只顾喝茶,太奇怪了。

    除非。

    除非不是私人交情,而是官场上的来往,而且还是关系并不好的那种人求上门了。

    黄小石打量了一眼这个求药人,只见他虽然穿绸戴金,浑身上下“贵”气十足,但是坐没正形,完全就没有为官之人的那种气度,还当不得泥腿子百户巩大人。

    这也是官?

    “黄门主,鄙人也姓黄,单名一个三,说起来都是本家,一家人。”黄三一开口,露出了满口的黄牙。

    黄小石伸手就打断了黄三的寒暄,如今他忙得很,要不是卖李大人的面子,他根本就懒得见人。

    现在李大人既然是这个态度,那么黄小石不妨也直接一些。

    “黄三爷,我这人说话比较直,您多担待。”黄小石对着黄三说道:“不知道你官居几品,在哪办事,有什么背景就赶紧说出来。

    我还忙得很,你说不出个道道来咱就送客了。”

    真的是百闻不如一见,一听黄小石的话,黄三的眉毛都在跳。

    事到如今,黄三也没什么好装的了,他放弃了之前想好的一堆说辞,对着黄小石带着一分傲气说道:“鄙人无官无职,只不过在京城的贵人手里某了个差事做。”

    京城。

    京城里蛤蟆都有七品,你得意个啥。

    黄小石不耐烦地问道:“你这贵人有多贵,说明白些,侍郎之下咱就不待见了。”

    黄小石的态度把黄三给激怒了,黄三压着怒意说道:“御马监秉笔太监、西厂提督玄漓公。”

    西厂?

    哦,怪不得李大人的脸色这么难看,这事吧,他真的是帮也不是,不帮也不是,这个做派算是拿捏到刚好。

    毕竟阉党属于是臭豆腐,闻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