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敬太祖武王,下奉皇帝军勋。随后,圣旨一收。
正式宣告,本届武举魁首之争,正式开始!
校场上,众军卒齐齐动作,提盾拄地,以刀击盾,慷锵作响!如此三声后。张姓兵部大员退场,侧坐阅兵台一旁,主位空悬。
另一侧,缉捕司监察,拿着一张手稿,上场宣读本次比武规则。声音洪亮有力,力透校场人群,小小展露一手武道实力。大黎自开国以来,二百余年,举办武举早有定规。因此,不过是些老生常谈的话。
比如,擂台上刀枪无眼,尽量不要直取要害,重伤即可点到为止?
不可能的!
武者伟力,全在自身,一举一动,更甚枪刃!
而能来到本次比武决赛的,基本都是各大势力精心培养的中三品武者。
中三品,以罡气防护自身为主。
要么,罡气凝固,刀兵不伤。
要么,罡气被破,肉体直面敌方凶威,能保住性命便不错了!
缉捕司监察宣读规则完毕,退回阅兵台。
随后,是戎装在身的军方将领,红缨帽、鳞子甲、环首刀,龙行虎步上台。
大声宣布,参加本届武举决赛的人数,京城武举五十人,各州武举三百三十七人。
应到三百八十七人,实到三百八十人,七人逾期未到,视为放弃。
随后,宣布朝廷经过商议,一致认定的首轮对战名单。
比武时,十分宽广的擂台,将划分为数个区域,同时进行。
以州试排名为依据,安排强弱对决。
第一轮,就要淘汰一半的选手,第二轮,再淘汰一半。
如此,剩下七八十人。
京城小武举选手,默认直接进入第三轮。
二轮之后,再被淘汰的众人,皆有一次挑战权,胜者可以起死回生。
由兵部、缉捕司、军队共同商议,根据挑战双方的身体受伤状态,宣布挑战是否允许。
随着对战名单宣布,三百多名选手,依照次序开始做准备。
一组结束,另一组顶上,直到结束。
萧平坐在高高立起的看台绝佳位置,自然看得清清楚楚,也听得分外清晰。
随着第一组州试中拔尖的选手,走上擂台。
大黎武举魁首之争,正式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