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 > 第198章三国同盟

第198章三国同盟(2/4)

的局势,又不得不让他维持这么庞大的兵马。

    因为洞庭郡北边,就是周国襄阳郡,东边是朝廷的豫章郡,西边还有个西川郡。

    西、北、东,三个方面都有敌人,这军事压力可想而知了。

    到时真要开国了,如今这十万战兵够不够用,都还是个问题。

    所以削减军队,节省开支,是根本行不通的。

    陆渊想要在洞庭郡维持统治,就必须保持一支规模十万人以上的战兵,如此才可以镇压内部,抵御外敌。

    但这样一来,他想要养如此规模大军,靠自己就不行了,必须求助外人。

    而这个外人,自然就是眼前这两个盟友了。

    “陆将军放心,你我同盟,异日我等若开国,自当相互扶持。将军所需钱粮物资,我等会有所供应补助的。”

    对于陆渊的要求,严望秋答应的很爽快。

    “不错。将军为我等屏蔽岭北,隔绝周、越,我等自不会吝惜。”苏玄歌此时也表明态度。

    这两位宗主,心里都很清楚。这个三人同盟,最为关键重要的一环,便就是陆渊。

    若无陆渊挡在岭北,阻隔周国与朝廷,那么北边数十万大军压下来,就凭他两方,是决计挡不住的。

    所以陆渊绝对不能倒,没他手下那十数万大军。

    没了这个屏障,两人就算立国,也从存活不了多久。

    说不定每个几年,就灭国了。

    相比亡国的后果,还不如出一些钱粮,让陆渊替他们挡在前面,扛住周国和朝廷的威胁。

    至于陆渊拿着他们的钱粮,壮大了实力怎么办?

    两人自信,自己掌握着钱粮,就等于掌握了陆渊的命脉。由此命脉在,根本不用担心对方,反过来吞并自己。

    而且双方合力,以两郡对一郡,还怕打不过不成?

    如此,三方彼此制衡,又共同合作,足可应付大部分的危机了。

    “有两位宗主此言,陆某便放心了。”陆渊见两人表态,不由微笑点头。

    确定了这个基调后,三人便开始商量,日后开国后,该给陆渊多少援助。

    最终得出方案。

    陆渊十万大军,一年六百万两银子军费,每年耗费粮食约在五百万石。

    这一笔支出,将由严望秋承担三百万两银子,三百万石粮食。苏玄歌则承担二百万两银子,一百万石粮食。剩下的一百万石军费和一百万石粮食,则由陆渊自行筹备。

    从划分上能看得出来,严望秋出了大头,苏玄歌次之,陆渊则最少。

    之所以得出这么个分配方案,主要还是根据三人所占据地盘,富庶程度来给的。

    南海郡最富有,海贸便利,商业繁盛。又有大平原,为产粮重地。所以户口极多,有七十万户,三百七十余万人。

    就这么一郡,就抵得上洞庭和郁林两郡相加了。

    那么理所当然的,严望秋得了这么大好处,自然要出最大的力。

    不然陆渊与苏玄歌,岂不是白白给他打工了。

    而陆渊地盘最差,人口最少,面临的形势又最为恶劣,自然出的最少。

    谈完了利益分配,接下来三人又谈起了,该如何应对朝廷?

    比如朝廷如果不同意三人条件,该如何应对。

    最终也有了结论。

    若朝廷真的反目,那么苏玄歌,起兵向北进攻临海郡。严望秋则起兵,向西、向南,进攻郁林郡与九真郡。陆渊则挥兵向东,攻打豫章郡。

    如此三个方向,一同行动,相互呼应。

    不过到了那时,三方各自能占多少地盘,那便各凭本事了。

    反正与朝廷已撕破了脸,也不必再定死三郡了。

    到时谁能抢多少,那便是多少。

    “既已无异议,那今日,我等便于此,歃血为盟!”

    将所有盟约都商量完,陆渊运功逼出几滴鲜血,分别滴入三盏已经准备好的酒杯里,举起来道:“日后我等三家,面对大越朝廷,面对周国,共进退,同患难,互为盟友。

    若违此誓,天人共诛也!”

    严望秋与苏玄歌,也纷纷滴血举杯,齐道:“若违此誓,天人共诛也!”

    言罢,三人共饮摔杯,然后互视一眼,哈哈大笑。

    三国同盟,至此成立。

    ……

    三国同盟成立之后,陆渊三人关系,迅速增进起来。

    几人彼此都明白,日后三家守望互助,一个亲密的私人关系,是绝对少不了的。

    所以都趁着此时,尽可能的增进情谊。

    如此没过几天,就都以兄弟相称了。虽然还没结拜,但至少表面上,关系已经与至交好友无疑。

    而也正在这时,五毒教那边,但陆渊磨了他们几个月后,总算是松了口。

    五毒教主蓝照云,终于低下头派人传话,愿意来邵阳府城这边拜见。

    见此,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