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 > 第246章斩断因果

第246章斩断因果(3/4)

种情况之下,他想的自然是安稳,是能把南海国传承下去。

    所以对于陆渊想要搞事折腾的心思,严望秋倒是有大可能不支持。

    但严老头不支持,苏玄歌那家伙,却就不一定了。

    不同于已经行将就木,垂垂老矣的严望秋。

    如今的苏玄歌,才八十三岁,未来还能活个六十余年,正是壮年时候。

    而此人的性子,也不是个安分的。

    从陆渊与对方的接触来看,这是个颇有野心,有着广大志向的枭雄。

    小小的郁林一郡,绝不可能束缚住对方。唯有更广阔的天地,才是此人心中所向。

    “根据我在宁海国安置的探子回报,自从北伐归来后,苏玄歌就开始在国内大肆征收赋税。

    这才短短大半年,宁海国的税赋,就比以往翻了一倍。

    直把国内百姓弄得不堪重负,民不聊生。甚至个别地方,都出现了大规模的百姓逃亡。

    而这多收的税钱,全都被他用来扩军养兵。

    这苏玄歌以先前北伐时,俘获得两万周兵、以及原本郡类的一万郡府县兵为骨干,又从北伐带回来的几万民勇中招了两万人,组建了一只规模在五万人的战兵。

    后面又在地方府县内,大规模的扩编府兵县兵,以每府三千人,每县两百人的规模,招募了五万人的府县兵。

    甚至还学着我,在地方弄起了民团。

    这一番操作下来,几乎让他整出了十万正规军,以及十数万民团。

    虽然这些新编练的战兵、府县兵、民团,战力很可疑。

    但这大小二十余万兵马,数量上却是拉起来了。而且五万战兵,五万府县兵,说出去也很唬人。

    如今的宁海国,从纸面实力上来看,已经算得上个军事小强国了。”

    陆渊回想着这几个月来,从宁海国那边传来的情报。心中对于苏玄歌的心思,就已猜的透透的。

    小小的宁海国,如果单纯只是自卫,哪用得着这么多兵马?

    只需有个五万左右的战兵、府县兵,加上苏玄歌这位先天宗师,纵然外人是二十万大军来攻,也足以御敌于外,保证整个宁海国的存亡了。

    所以自保的话,宁海国只要有五万的兵马,就足够使用了。

    可现如今,苏玄歌却不顾自己宁海国初立,地方人心不附的现状,硬是要横征暴敛,逼的百姓逃亡的程度,也要大征赋税,把人往死路上逼。

    这种竭泽而渔,杀鸡取卵也要扩军的手段,你要说他纯是为了自卫,怕是三岁小儿都不信吧?

    那么既然不是为了自卫,苏玄歌在国内横征暴敛,养着许多兵马,自然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对外扩张的。

    他扩张的方向是哪边?

    从地理上来看,无非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宁海国北边,就是长沙国。

    陆渊疆土万里,有雄兵二十余万,国内还有两位先天宗师。这等实力,倍于宁海国,苏玄歌只要脑子正常,就不太可能去招惹他。

    而西边,则是西南诸夷国。

    在西南边的诸夷国,虽然大多实力都很弱小,许多不过一府一县之地,数万十数万之民,是真正的撮尔小国。

    只需有个几千上万大军,便可在那边灭国无数。

    西南那片地界,除了这些撮尔小国外,也有着几个霸主。分别是大长和国、大理国、南诏国。

    西南地界上,那些小夷国,基本都是附庸那三个大夷国。

    宁海国想打那些小夷国的主意,就不可避免的会对上那三夷国。

    可这三个夷国,全都拥地千里,治民百万,国内能出十数万兵,并且有着先天宗师坐镇。

    论起实力来,根本不比宁海国弱,甚至还犹有过之。

    苏玄歌只要不傻,就不可能去捅这个马蜂窝。

    所以他剩下的扩张目标,就只剩下向南和向东了。

    而宁海国南边,就是原本属于大越,现在属于大宁的九真郡。

    如今的九真郡,经过这几年的恢复,大概有着二十万户,一百万出头的人口。

    此郡之内,则有着朝廷武平侯谢宁率领的五万战兵,还有当地组建的两万郡府县兵镇守。而且若有需要的话,当地也可征召十余万民夫。

    有这些实力在,苏玄歌想打下九真郡,基本也是做梦。

    “所以他最后的目标,就只剩下南海国了。”

    陆渊心中默然。

    长沙、南海、宁海三国间的同盟,在开始建立的时候,他就知晓,早晚会破裂。

    而自己也一直在防备着这点,为着日后决裂,做着准备。

    但苏玄哥这么快就开始打起了南海国的主意,也着实变心的太快了些。

    不过也难怪。

    此国之中,严望秋很快就会老死,到时南海国便无先天宗师护佑。

    而严望秋北伐回国之后,也没开始跟苏玄歌一样,着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