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 > 第252章夷国来附

第252章夷国来附(3/4)

国,玩的还是部落的那一套。

    国家内部有各脉酋长,这些酋长套着一个官名,管着各自部族的事情,然后共同尊奉最大的那个酋长为国王。

    这种简陋落后的体制,自然谈不上什么集权,也谈不上什么认同感。

    而整个西南地区,这种部落国的玩法,部落、族群的认同,大行其道。

    因此虽然西南有南诏、大理、大长和三大夷国,可这三大夷国,各自核心部族所掌握的地盘,也都不过半郡而已。

    而他们就以这半郡之地,向外辐射,那些大小部族,将它们作为藩属国,或者羁縻地区,形成了自己的统治体系。

    所以在这三国的地位,大概就类似于陆渊前世的周天子,名义上是天下共主,底下有各大诸侯,这些诸侯在各自区域都是自己的老大。

    在天子强的时候,诸侯国们尊奉天子。而如果天子弱了,那么便会不尊王命,甚至跳起来造反。

    大长和国便就是如此,在他国内,在这个天子之下,还有着二十七个小国。而这些小国之中,又有三个大的藩国,类似于方伯的地位。

    分别是被任命掌管东部七国事务的乌蛮国,掌管北部五国事务的会川国、掌管南部四国事务的弄栋国。

    从上面的区域划分,就能看得出来,这三个方伯藩国,以乌蛮国最强,掌控了七国事务。

    事实也是如此。

    大长和国的控制区域,大概有两郡之地。

    其中半郡由他们自己掌控,直辖的国民有百万之多,养了五万精兵,国内王族更有先天宗师,实力可谓极强。

    而剩下的一个半郡,有半郡十一国之地,由大长和国直接控制,这加起来也有近百万之民,能给大长和国提供十万左右的夷兵。

    剩下的一郡,则由乌蛮、会川,弄栋三国分掌。

    其中乌蛮国分的最多,有接近半郡之地。

    这半郡之地内,属于乌蛮国直辖的,也有近半领土。

    换成大楚这边,大概就是两府的地盘。

    虽然不大,但靠这两府地盘,乌蛮国的直辖国民也有五十万之多,养了两万精兵。

    在西南那片地界上,三大夷国之下,算得上实力极强了。

    剩下的会川、弄栋两国,实力则弱的许多,直辖领土都只有一府之地,国民二十余万,只有一万精兵。

    算是普遍水准。

    至于这三大方国之下,那十三个小夷国,实力就更弱了。基本只有三五县之地,甚至只有一县之地,民最多不过十万,少则可能只有一两万。

    就如眼前两位使者的师宗、弥鹿两国,师宗有四县之地,八万国民。弥鹿国少些,只有三县之地,七万国民。

    两国倾力动员之下,也只能出一两万兵,是实打实的小国了。

    而这两国,就处在大长和国东部,属于乌蛮这个方国管控。

    这么一番算下来,西南夷那边的情况,也就清晰很多了。

    整个大长和国,或者说还要加上大理、南诏两国,本质上就是大部落管中等部落,然后中等部落管小部落,这么一层一层管下去的分封体系。

    正常来说,这种层层分封的体系,只要最上层不出问题,还是很稳固的。

    但这只是正常情况下。

    世事无常,风云变化,天下哪有一成不变的事情呢?

    就在前年,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首先是乌蛮国主在每年末的例行朝会上,没有前往大长和国的首都香城朝见,然后也没派使者前来解释,到底怎么回事。

    等大长和国派使者前去问责的时候,更是受到了乌蛮国主的羞辱,宣称乌蛮国从此以后,就脱离大长和国。

    从此岭东七国,自成一体。

    面对这种赤裸裸的叛逆行为,身为昆海地区霸主的大长河国能忍?

    这自然是不能忍的。

    所以大长和国果断发兵,派出了两万精锐,同时召集了各附属国,凑齐了十万兵马,前往讨伐乌蛮国。

    以此雄兵,大长和国自信,小小乌蛮,是绝对抵挡不了的。

    然后……

    然后惊人的消息传回了香城。

    派去征讨乌蛮的十万大军,在曲扼川大败,全军近乎覆没,只有数千残兵逃了回来。

    这些残兵带回来的消息是,乌蛮国那边,竟然有一位先天宗师。而且南边的弄栋国,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和乌蛮国里应外合,在战场上,当场背刺反水。

    正是因为先天宗师的出现,还有弄栋国的反水,才导致讨伐大军的如此大败。

    而更让大长和国难受的是,在乌蛮、弄栋两国合流之后,已经凑出了十万大军,此时更是有一位先天宗师率领。

    反观他们这边,十万大军尽没,香城虽然还有一万精兵,直属的十一个小国也还听命,会川态度还算恭谨。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换源Ap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