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 > 第326章风鹰战起

第326章风鹰战起(3/4)


    虽然对于自己的威名很有自信,但陆渊也不是真以为只靠自己一人,就能威慑江东,彻底高枕无忧了。

    在做出了坐镇巴陵,统筹后方的决定之后。

    等确定了和雪原蕃人的联盟之后,他便在下诏命,在国内进行新一轮的扩军。

    陆渊准备在国中再招十万人,训练出五支新的禁军。

    如今楚国的各部常备兵马,仅仅只有四十九万,在这个大争之世,也就刚刚满足基本的防备需求罢了。

    属于内守有余,进取不足的情况。

    就像这次征讨汉中,除了西川、襄阳两郡的地方驻守部队外,楚国中央这边,竟然只能派出六万兵马参与战争,其中还包括了两万水师。

    这点实力,自然是让陆渊感到不满的。

    可先前时候,楚国限于财政问题,也没法养活太多大军。

    哪怕兵力不足,也无可奈何。

    但现在既然有雪原蕃人支援的一亿两白银,以上军费问题,自然就不是问题了。

    别说招募十万新兵,就是招募五十万,楚国也养得起。

    不过虽然说能养活五十万新兵,但陆渊倒也没真的丧心病狂,真的直接招五十万人。

    现在楚国的兵民比例,已经是十六比一了。

    也就是楚国十六个人中,包含男女老幼,就有一个人在当兵。

    如果陆渊真的再招五十万人,那么大军规模将直接破百万,以楚国八百万的人口,就相当于八人出一,家家户户都有人当兵了。

    这是何等的疯狂。

    真那么做了,不仅招来的兵员素质参差不齐,会掺杂大量老弱。

    更会严重影响楚国的地方生产,导致没有足够的人种田,粮食大规模减产,城内用工和各地商业也会衰竭枯萎,税收大幅度降低。

    这种竭泽而渔的事情,陆渊当然不会去做。

    所以这是征兵,他只准备招十万人,将兵民比例维持在十三比一的程度,也就是两三户人养一个常备兵。

    这样既能保证兵源素质,对于地方上的影响也处在可控范围,不会影响生产税收,于楚国的国力没太多损耗。

    同时十万战兵,也差不多能够满足楚国的需求了。

    最起码有了这十万人,再加上洞庭郡原有的十万禁军、三万郡府县兵、五千金吾卫和五千宫廷卫士,洞庭郡本地就有了二十四万的常备兵马。

    有这么多大军在,再算上陆渊和孙诗文两位先天宗师,在不主动进攻的情况下,哪怕宁国倾国来攻,也别想讨到丝毫便宜。

    正好。

    江东宁国那边正在招募十五万新兵,打算将国内兵马规模扩充到八十万之数。

    陆渊现在也招兵十万,将兵马扩充到六十万之众。

    后续如果还有扩军需求的话,等打下了汉中郡,得到了上面百余万百姓,有了新的兵源之后,还能从那里再招个几万人。

    等迎娶了大摩教灵女后,楚国先天宗师的数量进一步扩充,还能再去打南海国、苏国。

    等打下了岭南,又能再招一些兵马。

    如此滚雪球一样滚个几遍,楚国也就能和宁国一样,在不影响到国内生产的情况下,将兵马扩充到八十万之众了。

    对于未来的每一步发展,陆渊心中早有清晰的规划,此时不过按部就班罢了。

    不过肩负着坐镇后方、扩充兵马这两大重任之后,陆渊自然也在没有别的余力,去顾及其它了。

    所以不管他情不情愿,这次的汉中之战,自己也根本无法插手,只能交给黄玄与青云子了。

    好在这两人本就是他的分身,让他们去领兵打仗,陆渊也没什么好担忧的。

    甚至他如果愿意的话,还能通过神念联系,直接在千里之外,操纵这一场大战,来个间接指挥。

    只是这样并没太多必要罢了。

    黄玄与青云子都继承了陆渊一部分记忆和能力,对于个人武力和统兵能力,都有不凡实力,并不需要他这位主体过多插手,就能很好的完成任务。

    此前西南战事中的剑川国征讨,黄玄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这个分身领着数万大军,并没费多少力气,就击破了剑川国,并领兵大掠南诏的部分直属国土,可谓相当出色了。

    有着这个例子在,此次汉中之战,楚国又做了诸多准备,在周人没有半点防备的情况下,陆渊自然没什么担心的。

    “而且这次让青云子动手,也有个好处。

    既然这个分身今后要震慑西南,没半点功劳战绩,可没人会服气。”

    巴陵城内,此时已是十月初三,陆渊处理完一些征兵事宜的琐碎后,眸光不由看向远方北地,视线仿佛能看到千里之外的汉中战场。

    先前黄玄能震慑西南,靠的是大破剑川国的战绩,还有数次表露的个人实力。

    作为黄玄的接替者,青云子自然也需要功劳和战绩,用来威慑西南人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