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 > 第351章豪赌之局

第351章豪赌之局(3/4)

推动陆渊继续争霸,并且加快统一步伐的动力。

    “长沙、衡阳、庐阳三府,我已让孙兄从国内召集二十万民夫,分别前往这三地戍守。这样算上原有的兵马,每府之地,差不多也都有八九万人驻守了。

    虽然人依旧还是有些少,质量也有些差,但人数摆在这,哪怕面对先天宗师,面对十万大军,也能撑个一两月。

    有这时间缓冲,也能在国内从容调派兵马,随时赶往支援了。”

    陆渊望着波涛起伏,心中暗自思量,同时不由叹息。

    手中可用的力量还是太少了。

    如今的楚国,各部分常备兵马加起来,大约有七十二万人马。

    这些人马的组成,大致分成六部分。

    第一部分,自然是人数最多,也最为精锐的禁军。

    楚国现在有二十五支禁军,共计五十万兵马。

    其中十支二十万人驻扎洞庭郡,五支十万人驻扎在汉中郡,四支八万人驻扎在襄阳郡,两支四万人驻扎在黔中郡,一支两万人驻扎在西川郡。

    还有三支禁军六万人,随着青云子南征南海国。

    以上便是楚国最为主要的机动部队,也是主力部队,属于战兵行列。

    此外楚国六郡,每郡还有一万郡兵,作为该郡常驻的守备兵马,负责镇压内部叛乱,以及抵御外敌。

    甚至它郡兵马紧缺的时候,还能临时抽调郡兵,过来协助支援。

    总的来说,郡兵与禁军没什么区别,唯一的不同,就是郡兵主要负责一郡军事,有着固定的防备区域,相当于地方军区。

    而禁军则属于机动兵马,经常全国各地的跑。

    属于哪里需要,往哪里调,相当于中央军。

    但不管是郡兵还是禁军,都属于战兵序列,战力差距并不会太大,属于同一层级。

    楚国有六郡,共有六万郡兵,这是国内第二强的军事力量。

    除了郡兵之外,地方兵马还有府县兵。

    按照九州如今流行的规制,朝廷中央之下,设郡;郡之下,设府;府之下,设县。

    其中各郡按照大小不同,府或多或少,数量不一。

    多的有十府,如洞庭、西川的完整的大郡,便是如此划分的。

    少的如襄阳郡,被楚、周、宁三国分别占据,一分为三,楚国占有四府,另两国各自占有三府。

    这是郡府一级的划分。

    郡府之下,府县一级的划分,就统一多了。

    基本上每府都控制十县,县的数量不会有多少差异,都是按照这个数字来的。

    因此,按照这个府县规划,府县兵的数量基本也都固定。

    每府可以编练一千府兵,每县可编练一百县兵。

    如此的话,一个府级单位,所有兵马加起来,便有一千府兵和一千县兵,合计两千人马。

    这两千府县兵,则是属于真正的地方兵马,基本不会往外调动。只负责地方治安,清剿匪寇之类的小规模、低烈度战事。

    像国战,对外征讨之类的大战,大多都不会动用府县兵。

    具体原因,不是不想用这批兵马,而是府县兵的战力,与真正的战兵相比,实在差得有些远。

    同为常备兵,府县兵每月的军饷,为三两银子,战兵则为五两银子。

    逢年过节,府县兵能在年节时候、和端午时候,领两份节赏。战兵则在这两份节赏之上,额外多了中秋、寒食两节赏。

    并且府县兵的节赏,和战兵的节赏,给的待遇和银两,也是差别极大的。

    极端情况下,可能相差两倍不止。

    因此比较下来,一个普通战兵一年的收入,可能达到府县兵两倍以上。

    若是参与战事,有一份战时津贴,藏兵还能领双饷,或者一个半饷,那与府县兵的收入差距就更大了。

    再举一个例子。

    府县兵月饷三两银子,一般城中力工小厮,一个月辛苦点的话,也能挣个二两银子。有点技术的话,比如当个大厨、铁匠、木工,拿个三四两银子,更不在话下。

    哪怕算上节赏,一个府县兵的年收入,也就刚刚和一个普通厨子、铁匠、木工差不多,仅比最底层的力工小厮好上点而已。

    所以哪怕府县兵的饷银能够养活全家,但日子过得也是皱巴巴的,富裕不到哪去。

    而战兵则能在养活全家的基础上,在用养活全家的资源,来养活自己一人。

    有了足够的钱,自然能够放开手脚吃喝,放开手脚锤炼武艺,甚至去买点药材滋补,日子过得简直不要太美。

    如此大的收入差距,自然而然也就造成了府县兵和战兵的战力差距,将两种兵种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战力等级。

    一个只能对内镇压匪寇民乱,维持维持治安而已。

    另一个则能对外与诸国争锋,对内平定大规模叛乱,无有惧者。

    正是以上这些差异,所以如果没必要的话,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