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 > 第362章雍州战局

第362章雍州战局(3/4)

   从现在起,往后最多一百年,世上就再难诞生先天。

    最多两百年,所有的先天宗师或许都要绝迹,如现在的大宗师一样,彻底成为一个传说。

    所以此时能多拉拢一些,先天宗师的最后余晖,那么日后楚国与各国在高端战力上的争斗,自然而然就能占据更大的优势。

    因此。

    相比于只需几十年,就能恢复过来的普通人。今后两百年内,死一个就少一个,无法在诞生的先天宗师,无疑更加重要一些。

    若楚国能获得雪原所有蕃人先天的效忠,那么加上自己本就拥有的先天,还有攻灭宁国岭南之后,可能收降的一批先天。

    楚国拥有的先天宗师数量,或许能直接破三十之数。

    三十位先天。

    要是真能有如此实力,别说打进江北,在未来中州取得一块立足之地了。

    甚至直接攻灭梁国,陆渊也有着一些把握。

    因此,相比于这等长久可期的未来,此时区区一点利益,当然不放在他眼上。

    甚至可以的话,陆渊更愿意在蕃人艰难的时候,多给予对方一点帮助。

    反正这些蕃人大概率,也是翻不了身了。

    既如此,不如多投资一些未来,用今日之好感,换取未来之收获。

    当然,这是长期工作,不必急于一时。

    现在只需细水长流,润物无声,等待未来数年、乃至十数年后果实成熟,再去采摘即可。

    陆渊有着这个耐心。

    “不过那些蕃人不好受,周人情况也没好到哪去。”

    他在心里思考着周国那边传来的情报。

    去年一个冬天,蕃人过得艰难,周国损失其实也很惨重。

    在当时蕃人、楚国、还有魏人三方联手之下,周国在贺拔胜这位天下名将的带领下,靠着雄厚实力,虽然凌厉打退了楚国和蕃人,依旧将河陇二郡守的铁桶一般,没露出半点空隙。

    可在周国的北面战场,周人匆匆逃出来的三十万大军,却在魏国名将萧无敌的打击下,再度大败亏输。

    魏国四十万大军与周人三十万兵马交手,结果周人再度惨败,损兵十余万。

    周军哪怕有着坚城险关依守,也难以抵挡魏人兵锋。

    周国控制的剩下朔方半郡,在短短三个月内,丢失殆尽。

    最终于去年十月初,在北地初雪下了十多日后,整个朔方郡就被魏国掌控,周国彻底失去了北地门户。

    若非当时已入深冬,大雪连绵,实在难以用兵。

    怕是趁此机会,魏人就继续挥兵南下,打进关内郡,兵临周国国都长安了。

    可即便如此。

    朔方郡的丢失,京畿之地受到威胁,依旧让周国上下惶恐。

    为了抵御魏国,周帝甚至将贺拔胜这位国中唯一的名将,都从河陇调了回来,命其返回北疆,在关内郡北部险关设防,应对他老对头萧无敌的进攻。

    不过如今关内郡,哪怕周国整合了残兵,再算上守卫国都的五万兵马,总兵力也只剩下二十万左右。

    而魏人先前,虽然为了快速突破周人防线,采取了强攻城池关卡这种伤亡巨大的攻势,兵马损失也很惨重,据闻死伤足有二十余万。

    但魏国国内,除了北面需要防备草原上,南下的那些部民外,其它方向并无什么敌人,也不需要太多力量驻守。

    所以一时间死伤二十余万兵马,对魏国虽然说也是一个巨大损失,但其实也并非不能承受。

    与魏国和周国相当的体量,在北面保持足够的防备之余,依旧能够很轻松的在国内征集抽调兵马,用于补充南部前线的损耗。

    此时朔方郡的魏军,在经过一个冬天和半个春天的补充之后,兵马规模重新恢复到了四十万之众。

    而且这四十万大军之中,魏国的先天宗师数量还更多,听闻与兵马规模一样,几乎是周国北疆大军的两倍。

    此等实力,虽不至于说直接对周国形成碾压,但也是一个足以让人绝望的差距了。

    以贺拔胜的能力,想要挡住魏军,怕也是够呛。

    “所以周国最后,要么就相信贺拔胜的能力,拼着两倍的兵力差距,在北疆与魏国死磕下去,赌一个渺茫的胜机。

    要么就放弃河陇二郡,把剩余兵力人口都迁徙到关内郡,这样集中兵马资源,关内郡的实力无疑能大大增加,自然可以抵御魏国。

    是冒着三郡皆失的风险,赌一个胜机。

    还是放弃已经残破的河陇两郡,保全国都所在的核心关内郡。

    周国该怎么选择呢?

    这应该也是蕃人最后,谨慎的一线生机了吧?

    只要周国放弃河陇二郡,那已经濒临崩溃的蕃人,便可取得河陇二郡,暂时苟延残喘下去。

    这对我想要兼并蕃人的计划,或许会有不小影响,应算一个变数吧……”

    陆渊想到自己未来大计,心中不由思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