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 > 第365章三路攻宁

第365章三路攻宁(2/4)

 此时两国万里之土并入大楚,其上近五百万生民为楚国所用,只需整合个两三年,楚国便可再添三十万兵马,常备军力正式迈入百万之列,为霸国一流。

    “不过这还不够。”

    陆渊整理完关于南海国的思绪,然后又打开地图,其上整个扬州的山川地貌,城池聚落,尽布于其间。

    从某个方面上来讲,南海国其实也算是一个枢纽之地。

    其所在的南海郡,北接洞庭,西接郁林,东有建安,在东北为豫章,往南则是无垠南海,此可谓五地交衢之所。

    若占有此郡,不论是向北、向东、向西、向南,都可四面出击,其中东、西、南三方,更有海路便利,可以海船运兵运粮,轻便无比。

    历来江南之军,欲谋岭南,都必先图南海。

    岭南之国,若欲向北扩张,也必先夺南海。

    昔年靖海国谋乱,起兵之后,一路向北而东,直抵南海城下,便就是此理。

    如今陆渊伐岭南,首先攻南海,宁国也只派大军救南海,亦是此理。

    南海之重要,不言而喻。

    此时陆渊已经攻下南海国,进得南海郡之地,其向北、向东扩张之所,自然也为其所得。

    “南海国向东北,有条梅岭道。

    当初我还是山间猎户的时候,去南海贩卖皮货,便走过此处。以此道可直抵庐陵府,乃是岭南进入豫章的第一大道,可通大军。

    南海国向东,通雁石道,可入建安郡。或者走海路,可直抵建安沿海诸地。

    由此三处而进,岭南之兵可入豫章、建安,扰乱宁国腹心,夺其根基,破其堡垒龟缩之策。”

    陆渊盯着地图,心中不住思索。

    随着开春,沉丘当初定下的征兵五十万计划,也在宁国腹心各地热火朝天的进行着。

    不过如今尚短,各地哪怕开始征兵,但才一个月时间,估计也只招了十余万人。

    但如果再拖个两三月,以宁国之底蕴,五十万人想来很快便会募齐。

    届时征等其成军,再训个几月,而各地边境堡垒,也被征集民夫修筑完毕,那楚国在想攻入宁国腹地,可就难于登天了。

    甚至就算杀进去,无数血战下来,宁国之地,也必满目疮痍,血流漂杵。

    此等景象,并不是陆渊愿意见得的。

    故而他让青云子等人速灭南海,也是有趁着宁国准备尚未齐全之时,先一步杀尽其国土,乱其阵脚的打算。

    此时南海国既下,岭南最后一个宋国,也有寒虎在郁林郡率十万兵马看着,翻不了什么风浪。

    而洞庭之地,黄玄已率兵抵达长沙,很快也能有了结果,用不上岭南之军。

    那么这支闲置的兵马,自然可以另做它用了。

    “此前我强令大军攻城,岭南诸部兵马损失颇重。

    据青云子所报,参与攻城的二十七万大军,十日强攻下来,直接战死超过四万余,重伤三万余,直接就没了七万兵力。

    剩下二十万兵马,也有不少负了轻伤,且士气略有影响,需时间休养调整。

    以此情况,此部兵马想要尽数调动,当是不可能的。

    不过此前南海各地,还留了两万兵马镇压地方,这些人状态士气还算不错,可以一用……”

    陆渊轻点着家底,渐渐有了决断。

    “以王后蓝彩儿为南海镇守使、岭南安抚使,领八万兵镇守岭南,并安抚岭南三郡,监视宋国。

    以护国真人青云子为建安征讨使,黎川为副使,领兵十万,由陆、海两路,征调宁国建安诸地。

    以昆海公李雄为豫章南部征讨使,护国神将寒良为副使,率兵四万,自梅岭道征讨庐陵府诸地。

    并配合洞庭庐阳、衡阳二府之楚维、灵女部,歼灭入侵洞庭之宁人两军。

    令发之时,即刻动身。”

    沉吟着做好安排,陆渊立刻通过神念传讯,沟通青云子,令其调遣诸军行动。

    在当初诸军南下之时,陆渊便下过旨,定青云只为岭南诸军之帅,军中地位,还要在王后蓝彩儿之上。

    后面调蓝彩儿部,增援南海时,又通过派遣使者,传达圣旨的方式,再度确定了这一点,并授予了青云子便宜行事,令如王出之权。

    这般做,自然是好通过这具分身,达到于万里之外,便利操控诸军,令其遂自己心意的目的。

    所以此时陆渊纵观全局,一人便可观览江夏、长沙、岭南诸战事,轻易调动百万之军,而毫无滞涩疏漏,犹如眼前点兵。

    此时只需一声令下,借着青云子的口,便可用最快速度,在最好的时机内,调动岭南诸军行事。

    就像现在。

    南海城刚刚被破,甚至上官明残部,和南海国的那些余孽,可能才刚刚逃出南海城,还没离开附近海域。

    但远在数千里外的江夏城,陆渊就已经得知此间详细。

    而宁军那边,只是可能还被蒙在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