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 > 第366章再入岔口

第366章再入岔口(3/4)

 同时其余城中步卒,也每日出营邀战,牵制宁军精力,配合骑队行动。

    我要让这十万宁军,彻底变成一只乌龟,缩在这壳内,别想离开此处。”

    陆渊环视众将,厉声下令。

    “是!”

    众将闻言齐和,领声听命。

    就这样妖战未曾的陆渊率军回城,然后城内上万骑兵全都放了出来。

    以一千人一队,百人一股,分散到了宁军营寨附近数十里内,牢牢的监视封锁着对方各条退路。

    而楚军这举动,自然也引起了宁军的注意。

    ……

    宁军大营。

    刚刚收到营外楚军邀战回城的消息后,有些心烦的沉丘还没平静心绪,忽的营外又马蹄阵阵,引起无数骚动。

    等他派人前去查看怎么回事时,外面就有士卒先一步赶来禀报。

    简称楚军大撒骑卒,已经在封锁军营外各处要道,似有将他们彻底堵死在营中的意思。

    听到此言,沉丘眉头微跳,本能察觉楚人这是有什么阴谋,心中生出些许不安。

    很快他招来营内诸将,问询众人,想要找出楚军有何目的。

    但诸将商议之后,因手头线索有限,也不明楚人目的为何,都摸不到头脑。

    于是众人思虑之下,只得建议加强营寨防备,防止楚人趁势来偷袭。然后派出探骑,前往四周,试着捕捉一些楚人游骑,借此探明楚人目的。

    这只是最基本的应对方法,完全属于被动挨打的策略,自然让沉丘不满。

    可除了这稳妥建议外,他也没更好办法。

    军中倒是还有一些别的声音。

    就比如那武安侯白义安,还未放弃他那极端保守之策。

    在听闻楚军异动之后,竟失心疯的立刻向沉丘请求,直言楚人数月来一直安稳,此时却生出这等异变,必是有大阴谋。

    现在其等封锁四周,定是想隐藏什么信息,若继续在此地呆下去,等楚人布置完成,那大军皆陷入死地也。

    所以为了大军安全考虑,此时应称楚军布置未成,图谋刚起的时候,立刻率军撤离,返回豫章。

    反正此时以已不破江夏,而原先沉丘派兵突袭楚军腹地之事,也因为岭南战局的失利,已成虚妄。

    宁国在楚国身上,已是占不了什么便宜。

    既如此,还在前线空置兵马,损费钱粮,只是虚耗国力而已。

    此举不仅动摇国本,还给大军带来倾覆危险,实不能再这么冒险下去了。

    尽早率军撤回江东,保存现有实力,然后整合一切底蕴,与楚人做好打长久战的准备,才是眼下最为老持稳重之策。

    可白义安此言,并没有说动沉丘,反而引得他和一众大臣不满。

    什么楚军阴谋,什么撤兵回国?

    大军征战,本就是奇计百出,不择手段,只以消灭敌人为首要目的。

    且自古有云,兵危战凶,沙场又哪有没有危险的?

    而且此时正是与楚人相持时刻,岭南能否保全,江北能否保全,宁国能否据敌于外,扬州霸业能否维持下去,可全看此时了。

    白义话安说的轻松。

    大军放弃一切,撤回江东固守。

    可江北、岭南,江东安宁,扬州霸业,以上这些,就真的是能够轻易舍弃的吗?

    要全都舍弃了,那宁国还是宁国吗?

    金陵还能称天子吗?

    事情干系太过重要了,白义安从战争的角度上看待问题,或许看起来很是明智,有众人皆醉我独醒之貌。

    可战争,从来都不仅是战争。

    战争的背后,还有经济、政治、人心等等因素影响……

    有的时候,一场大战,你仅考虑战争,不行的。

    还要从全局来看,从全国来看,全天下来看。

    如此大角度俯视,很多在众人眼中,看起来愚蠢的选择与决定,其实背后都有许多其它因素在影响。

    此时的沉丘他们,便是被诸多战争背后的因素影响,根本不可能像白义安一样,只考虑战争胜负利弊,轻易便说出退军之言。

    这样也就有了白义安眼中,亡国危难之时,满朝尽是昏君庸臣之相。

    这是这些昏君庸臣,不清楚自己如此做,可能会损耗国力,甚至使得宁国灭亡吗?

    非也。

    他们也清楚自己选择,很愚蠢,很被动。

    但如不这么选,宁国或许不亡,但自己可就要先亡了。

    最简单一个。

    此次大战,宁国用兵六十万,调动附庸国二,盟国一,联军兵力近百万,声势可谓三百年来江南之最,九州各国更是瞩目无比。

    如此一场大战,突然宁国就撤兵认输,放弃三个盟国,放弃江北一郡,前后死伤数十万兵马,耗费钱粮不计其数。

    付出了如此代价,谁来承担这个战败责任?

    这场战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