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 > 第371章艰难逃亡

第371章艰难逃亡(2/4)

尽数埋葬。

    他怕自己再一次的决策,会让整个宁国覆亡。

    他怕自己再一次的决策,会让整个六姓七族,数千年的基业毁于一旦。

    接连的惨败,接连的决策失误,已经让这位曾经意气风发的宁国天子,再也没有了往日的自信与心气。

    此时不自信与恐惧,深深的充斥了他的内心。

    所以,在看到沉丘于危难中站了出来,接过了自己的职责,开始带领着大军逃渡危难后。

    他选择了退缩。

    似乎这样,自己就不用再承担罪责,不用承担骂名,不用承担那已经压得自己,快喘不过气来的责任。

    世上的一切,仿佛都远离。

    自己只需缩在这小小的车驾之内,便不用再去烦恼、忧虑,会有人帮着处理好一切。

    沉丘像个缩头的鸵鸟,把眼睛埋着蒙蔽,再不去思考一切。

    不过这种逃避的日子,终究是虚幻的。

    他清楚。

    随着楚军的不断逼迫,随着宁国的局势不断恶化,自己是不可能永远逃下去的。

    终有一日,自己要站出来。

    要么和宁国一起灭亡,要么和宁国一起渡过难关。

    这一天不会远的。

    “有武安侯在,朕确实可以放心。”

    从心中漫长的思绪中回过神来,沉丘长叹一声,怅然若失。

    相比其他的逃避,于危难之际,站出来的武安侯,确实有能力、有担当不少,无愧于武安这个封号。

    这几日来,自从离开江夏大营后,宁军的归途,便充满了艰辛和波澜。

    首先是楚军那如同食腐秃鹫一般,闻着味追来的上万骑兵。

    这些楚国从周人俘虏、雪原蕃人中,挑选而来的精骑,论起骑术,确实远胜过处在江南水乡,以舟船为行的扬州人。

    江夏大营的宁军,配属的骑军数量,其实也不少,同样有万人之多。

    可宁军骑兵和楚军骑兵交手,往往相同的人数,己方却处于下风。

    甚至等人数规模上去了,因为骑术更加娴熟,能使用更多战术,宁军这方面的劣势还要更大。

    为了护卫大军安稳撤离,那些派出去驱离楚军游骑的宁军骑兵,可谓是付出了惨重代价,最终取得的效果也极差。

    在楚军游骑的骚扰下,宁军赶了一天路,也才走出二十余里。

    照此情形,别说平安回到国内了。

    就是能否在四面楚军合围过来之前,离开江夏范围,都是个问题。

    关键时刻,还是武安侯当机立断,从军中各营抽调精锐,组成了一支完全由内力武者构成的队伍。

    聚集了千余精锐,由自己亲自率领,几次设计埋伏,狠狠的打通了楚军骑兵,斩首上千,这才将楚军游骑吓走,再不敢前来冒犯。

    没了楚军游骑骚扰,宁军逃离的速度,无疑快了许多。

    一日之间,就走了八十余里,算是脱离了江夏战场。

    可离开江夏,没走多久,逃离的宁军又遇到了从螺口渡方向,赶来拦截阻击的楚军。

    螺口渡那边,楚国有四万禁军,两万水师,实力堪称雄厚。

    在接到陆渊命令之后,赶来此地没多久的寒华当机立断,直接留两万水师守备渡口,自己则亲率四万禁军,赶到螺口渡东南方向的一处官道路口,进行阻拦。

    此时宁军已经赶了一日一夜的路,可以说,精神肉体都疲惫到了极点,战力根本不在巅峰状态,能保持个三五成都算好的了。

    无论怎么看,面对以逸待劳的楚军,这股宁军最后的结局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被拦截下来,最终被围攻至死。

    可这危难之际,总是有奇迹出现的。

    最后关头,又是武安侯站了出来。

    因为知晓大军疲惫,战力不堪,难当大用。

    想要击破前方楚军拦截,就必须以雷霆之势,聚力于一点,方能起破敌之效。

    所以白义安面对拦截,没有动用数量更多的大军强攻,靠人数优势消耗突破。

    反而是从军中各营,招募敢死精锐,挑选还有余力,同时武力也更强的勇士,组成了一支五千人左右的选锋军。

    最终他亲披甲胃,带着这五千选锋军,先登破敌,奋勇厮杀。

    血战数个时辰后,靠着这不要命的打法,以及在期间拼着重伤,将楚军将领寒华击得同样重伤逃遁。

    在付出了三千多选锋精锐的伤亡,以及留下了近万宁军尸体后,剩下大军终于是突破了楚军的拦截。

    而后同样受到重创的楚军,以及险些丧命的寒华,终究没敢继续追来,继续拦截。

    只是在宁军后面,汇合了那些同样被打怕的楚军骑兵,隔着十里远远吊着,尾随窥视。

    宁军则在这连番血战,不断突围赶路之后,领着剩下仅存五万左右的残兵,一路艰难抵达了眼前的永兴县境内。

    这里是楚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