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 > 第431章徐国入场

第431章徐国入场(3/4)

有极好的扩张方向。

    可自己却出于声誉的顾虑,那是半点也不敢向梁国动手。

    而武的不行,最后也就只能来文的了。

    因此从去年迁都后,在乐安郡站稳了脚跟开始。

    徐国就在一边大力帮助梁国的同时,也在不断派出使者,来大梁这边进行沟通,对梁国的君臣进行工作。

    这为的,就是想要说动这些梁国高层,和他们商讨,割让、或者说出售地盘的事情。

    只要梁国愿意让出一郡,那么徐国愿意付出大量代价,将之买下来。

    这个活动,已经进行了大半年,已经取得了不小成效。

    到了现在。

    眼看大梁快要保不住了,依旧留在大梁城内的徐国使者,更是主动提出了。

    梁国割让一郡,用以换取徐国出兵相救的提议。

    在国都沦陷,生死存亡的危机下,这个提议,已经被梁国君臣通过了。

    只要徐国能出兵一百万,前来相救大梁,帮梁国保住大梁,或者说保不住后帮他们重建起新的第二道防线,即梁之后的山阳郡防线。

    那么梁国就愿意割让后方的青平郡,将此郡让给徐国,作为徐国在青州的第三郡地盘。

    嗯,这个青平郡在青州东北,处在徐、青、豫、荆四州交界,是实打实的边疆区域。

    人口也不多,一百七八十万的样子。

    而此郡的北面和东面,这是唐国疆域,对梁国来说,同样和敌国接壤。

    为了此郡安全,梁国在这里驻扎了三十万大军,此外还有五十万的徐国大军,在此驻防。

    从以上复杂的成分,不难看出,青平郡形势很恶劣,不仅面对着唐国这个外敌,同样还遭受着徐国的渗透。

    甚至可以说,青平郡内已经有不少府县,其实已经实质处于徐国的掌控之中了。

    梁国对这里的控制,并不严密,统治相当虚弱,一点也不稳固。

    要不是这个地盘,是阻挡梁国入侵青州,是屏蔽自己后方腹地的重要据点,梁国早就不想要了。

    更不会派出宝贵的兵力,安排在这边驻守。

    如今既然徐国有着扩张地盘的需求,而梁国自己,也有着对外求取援兵的需要,两边你情我愿,自然一拍即合。

    用一个已经半失控,被徐国初步渗透的边郡,换取徐国的百万援兵,怎么看都是一个极合算的事情。

    这样北边的窟窿,就能让徐国顶上去了。

    现在的梁国,应对一个楚国,几乎就要了整条老命了。

    实在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应对另一个疯狗一样的唐国。

    将青平郡这块鸡肋丢给徐国,然后让它去帮梁国抵抗唐国,帮助屏蔽梁国的东北边境,去和那条疯狗死磕。

    梁国自己,还能抽回青平郡的三十万边军,将之用到西边更为紧要的前线。

    现在的梁国,在经过一连串的损失后,兵力可是紧缺的很。

    大梁不管能否守住,都改变不了梁国因为此战,损失了上百万大军的事实。

    此战是赢是胜,已经没多大意义了。

    胜也好,败也好,如何在战后重新构筑西部防线,才是梁国的首要之务。

    若不能做成此事,那就算大梁保下来了,也没多大用处。

    因为你没兵力去守,即使大梁城上,依旧挂着梁国的旗,可这座城池,还能是梁国的吗?

    不过是任楚人予取予求罢了。

    甚至如果不能及时填好防线,别说大梁了,大梁后面的梁国诸郡,能否保住都是个问题。

    在丢失了大量地盘后,沦为了一般霸国的梁国,没了天下第一国的底蕴,弊端就在此时显露出来了。

    一般的霸国,哪怕独占了一州,人口也就两三千万。

    以这点底蕴,拼了命,也就弄出四五百万兵马来。

    如今梁国在东线填了百万人,南线又是百余万人,西线也是百余万人,合计才堪堪四百万兵马而已。

    可现在,楚国第二次北伐,西线大梁防区的一百二十万兵马,一波就被耗了个干净。

    梁国超过四分之一的兵力,就这么着没了。

    以其国力,以其人口,在没了这些兵力后,没个十年以上时间,不等国内孩童成长起来,根本就恢复不过来。

    可现在哪还有十年给他?

    所以说,这一波打击,就是实实在在,完全无法恢复的损失了。

    梁国的战争潜力,直接打空了四分之一。

    而他的防线,也出现了致命窟窿,急需新的力量填补。

    东平郡的三十万兵马,在这个时候,也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可这三十万人,也只能解一时之渴,想要靠这点人马,搭建起新的西部防线,根本不可能。

    来个上百万人,才勉强足够。

    不过以梁国现状,哪还有上百万人给它抽掉。

    总不能再按上面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