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苟在高武叠被动 > 第二一零章 论禅之争,惊天之谋

第二一零章 论禅之争,惊天之谋(1/2)

    秀心试图联合修竹,自然在陈旷的预料当中。

    以陈旷现在在净土之中的名声,他与修竹关于心性修行的那场论禅,很快就会传遍整个伽蓝寺。

    自然也就会传到秀心耳中。

    而两人不同的观点,也是陈旷故意为之……不过,其实当日与他辩论的,并不是那个邪乎的第二人格,而是修竹本人。

    这小和尚的悟性和慧根当真是可以称为天生佛性,陈旷本来是想要和那个第二人格商议之后,用神秀与慧能的偈语之对来震撼一下伽蓝寺僧众,顺便完成自己的目的。

    只是没想到,陈旷只是稍微引导了一下,修竹立刻自己想出了类似的观点。

    也就省了陈旷一番功夫。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

    这两句具是高僧之言,陈旷不觉得二者有对错之分,但后者的境界显然高出不止一筹,已经是小乘和大乘之分。

    前者单单只是针对自我的修行,而后者,却已经将自身也视为无,与万物自然没有隔阂,甚而融为一体,这是一种真正的大慈悲,大怜悯。

    然而在沧元,如今的净土却还没有这样的细分。

    因为这个世界是真的有佛祖,也真的可以成佛……

    因此,大部分的僧人的理念便是,先要完成自我的修行,拥有大神通,大智慧,才能继而普度众生。

    这两句话,其实就不太能分出高低来。

    而陈旷的目的,本来也并不是要借此扬名——他如此高调地以带发修行的方式成为佛子,已经足够有名了。

    他真正的目的,是要让秀心,察觉到自己和那三个魔头是一伙的。

    并且同时,暗示他这三个魔头的想法。

    陈旷是由三位大禅师强势站台接回来的,他的想法,很大程度上,是能够代表三位大禅师此刻所想的。

    更何况,当日论禅结束之后,伽蓝寺里所有人都知道了,三位大禅师对陈旷的观点十分赞赏,而斥责修竹的想法太过于理想化,十分自我且傲慢。

    但秀心身为佛子,自然立刻就能明白其中真正的意思。

    陈旷所解释的,其实正是这段时间里,净土之中发生的事情。

    突然举办了七天的纵情欢宴,让僧众生出俗念,是为了什么?

    肯定不是三位大禅师公然带头,想要破坏规矩,引发僧人们破戒,乱了他们的佛心!

    那是为什么?

    陈旷便在这次的论禅里面说了,必须要经过红尘炼心,完成对于心灵的洗涤,才能令自己的境界更上一层楼啊!

    陈旷当时在论禅当中,还是拿狮心举的例子。

    你们看,佛子狮心,玄玄境,临门一脚的半圣,悟性足够高了吧?境界足够强了吧?

    结果一入红尘,竟然不是死在哪个高手的手上,而是被一个两岁的稚童给破了道心。

    这是何等发人深省的例子。

    狮心自小便是在净土之中修行,低估了外界红尘世俗之中人心的丑恶浑浊,这才会导致悲剧的发生。

    如今净土大部分时候都是封闭,与外界隔离,所有的僧众,虽然沐浴在纯净的佛光之下,有着对佛法最深的参悟。

    但没有进入过红尘,自然谈不上和众生共情,又如何才能普度众生?

    一旦接触到红尘浊世,怕不是自己先被污染了。

    因此,已经看出这一点的三位大禅师,决定对净土弟子进行“红尘炼心”的试炼。

    如今这七天的素宴,不过只是一个小小的考验而已。

    那些事后破了戒的僧人,其实都是向佛之心不够诚,心性不足,所以会被这小小的考验给击溃,马上就成了欲望的俘虏。

    这恰恰就说明了,大禅师的举动是正确的,充满智慧的啊!

    而三位大禅师,自然是顺势接受了这个解释。

    一时间,原本已经激起了些许不满和怀疑情绪的僧众,顿时就悟了,明白了大禅师的良苦用心。

    原来大禅师是在考验我们啊!

    然而以秀心的聪慧,又怎么会不知道这其中蕴含的凶险。

    假如这只是一个开头……接下来整个净土只会越来越放纵,而且这样的情况,会是在大禅师的纵容下发生。

    这是很可怕的事情。

    美其名曰考验,但如果没有外在的规矩来束缚那些修行尚未完满的僧众,最后绝对会演变成一场灾难。

    法者,律也。

    对自我的约束,对欲望的训诫,这些正是佛法需要做到的,修行需要的不仅仅是内在的向往,更需要外在的引导。

    一旦放任自流,后果不堪设想。

    就算是入了红尘之中,也还有世俗的规矩在限制游方僧人的行为举动。

    但净土不同。

    净土是鲜少有世俗规矩的地方,一切的约束都唯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