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没有前世的我,只好成为在世剑仙 > 第一百四十七章 游历江湖(下)

第一百四十七章 游历江湖(下)(2/3)


    陈衣听得毛骨悚然。

    第六十三年。

    南方妖鬼之气汹涌,邪祟压境,涂炭生灵,陈衣携六珠坐镇一城,一人主攻,一人主守,杀得平原陈尸百万。

    残阳似血,万鬼不敢来犯。

    陈衣突破元婴巅峰,六珠提议,不如建起佛寺,将佛法铭刻寺中,传载后人,教化苍生,也不失为功德一件。

    陈衣稍加思索,欣然应允。

    于是。

    存着纪念六珠前身的想法,无老寺拔地而起,陈衣于大雄宝殿树碑,刻下半部《太上妙法经》以及种种经文。

    并留下一行:“本座陈衣,习全碑上经文者,可为本座记名弟子,他年佛道兴,可入本座道场,列座听道…”

    第八十一年。

    又拯救了一城百姓的陈衣,被一名瘦如枯槁的黄衣僧人拦住去路,对方自称奉菩萨之命而至,提出与他辩佛。

    六珠正欲上前,陈衣制止。

    “我来。”

    他面无表情,静看着僧人:

    “如何辩法?”

    僧人双手合十,作揖施礼:

    “施主只需回答贫僧几问即可。”

    “请问。”

    他倒要看看这和尚和那菩萨的葫芦里,卖得什么药!

    “一问,血屠百万,可有悔?!”

    质问声出,天地陡然变幻,阴风怒号,显化无数妖魂鬼魄缠绕在陈衣身侧,哀嚎恸哭,不绝于耳,乱他心智。

    “佛门问心桥,快坚守本心!”

    见状。

    六珠花容微变,连忙提醒。

    严格来讲这不算一门神通,这是佛门用于考验弟子的试炼术,渡桥则实力精进,迷惘则一身境界,化为乌有。

    考验的是道心。

    “问心?”

    “我之道心,坚如磐石,有何惧之?”

    陈衣神情古井无波,径直踏出一步,下一秒,万计妖鬼之相,俱被其一剑斩灭,他盯着黄衣僧人,淡然开口:

    “无悔。”

    “二问。”

    “不敬神佛,不尊天地,可曾有悔!”

    陈衣眉心,弥漫出一股神圣佛韵,平淡开口,道:“我心净时,何时不见如来?我心净处,何处不是西天?”

    “我念即诸佛,我念即天地,为何有悔!”

    第二步跨出,僧人倒退数步,呼吸渐渐粗重。

    “三问,红尘苦渡,可曾对自己有悔?!”

    陈衣终于紧皱剑眉,第一次正视自己的内心:

    “悔…”

    他突然毫无征兆发出大笑,充满讥讽与不屑:

    “无悔!”

    悔的应是这方天地!

    天道降下红尘为牢,困住这芸芸众生,独我破开天幕穹顶窥得真正大道,我一生行事,随心所欲,为何有悔?

    “噗!”

    僧人一口精血喷出,七窍流血,气若游丝,但还是强行站定脚步,手捻印,厉声大喝:“那你可敢看观音!”

    只见白虹掠空,佛性络绎,一尊光明的菩萨法相,赫然浮现僧人身后,一手擎天,一手朝陈衣做出镇压之势。

    “三界皆苦,众生求渡,那我有何不敢…看观音!”

    陈衣猛然抬头,神目萦绕着一圈淡薄金光,六珠摊开右手掌,金莲虚影绽放,接着,她口吐妙语,言出法随:

    “皆,大欢喜。”

    双方法相一并崩溃。

    僧人气绝身亡。

    陈衣断骨两根,晋级斩凡境。

    春去秋来。

    白驹过隙,随着陈衣与六珠走过的地方越来越多,无数生灵因他们,而免于苦难,两人的名声,越来越响亮。

    有人称他们为菩萨转世,有人称他们为在世活佛。

    这天。

    陈衣收到一封纸鹤传书,是阿青写的,一种名为乡愁的情感迅速在心头铺开,陈衣决定提前结束游历,回家。

    …

    重新回到熟悉的村庄。

    一路上。

    陈衣想象了很多种和阿姊久别重逢后的场景。

    比如阿青会爱上一个他不认识的男人,两人挽着手向自己打招呼。

    比如阿青尝尽相思之苦,一见面便难以自持,将他拥紧倾诉衷肠。

    再比如时间让他们从亲密无间,如胶似漆,变得君子之交淡如水。

    可唯独没想到这种方式:

    那一天大雨磅礴。

    他推开门,阿青没有出来迎接,铜弓悬挂在房梁,桌子上有两碗白粥,两叠酱牛肉,与他离开那日如出一辙。

    窗外风密雨骤,但门窗皆未锁,嘎吱作响,细雨被清风吹进木屋,窗台边摆放着一盆铃兰花,任由雨水拍打。

    青裙女子躺在床塌,鬓角隐约有了白发。

    她绾着发,很好看,那代表少女已经嫁为人妇,陈衣送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