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深,太皓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缓缓步入了一个朦胧而深邃的梦境。
在这梦中,他目睹了一片肃杀的刑场,中央矗立着一座高大的刑台,台上绑缚着一个女子,正是他心中日夜思念的李婧。她白衣胜雪,面容平静而坚定,眼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
四周,一片死寂,只有风吹过刑场时带来的细微声响。太皓的心猛地一紧,他感受到了那种无法言喻的压抑与沉重。
突然,李婧微微张开嘴唇,她的声音在空旷的刑场上回荡:“待到山花烂漫时,饿龙必现雪山池!”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击在太皓的心头,他感到自己的心脏在剧烈地跳动。
这句话中蕴含的深意让太皓感到震惊和不解。他试图向李婧靠近,想要问个明白,但就在这时,刑场上的气氛突然变得紧张起来。
只见一名刽子手手持大刀,缓缓走向李婧。太皓心中一急,想要冲上前去阻止,但他却发现自己的身体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束缚住,动弹不得。
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刽子手举起大刀,向李婧砍去。在那一刻,太皓的心仿佛被撕裂一般,他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绝望和痛苦。
然而,就在这时,一道金光突然从李婧的身上爆发出来,将刽子手震退数步。太皓惊讶地看到,李婧的身上竟然散发出一股强大的气息,她的眼神也变得更加坚定和明亮。
“太皓,记住我的话:待到山花烂漫时,饿龙必现雪山池!”李婧的声音在太皓的耳边回荡,她的身影逐渐变得模糊起来。
太皓心中一急,想要抓住李婧,但就在这时,一股强大的吸力将他从梦境中拉了出来。他猛地睁开眼睛,发现自己仍然躺在草地上,但心中的震撼和感动却久久无法平息。
他知道,这个梦并非空穴来风,李婧的那句话一定有着特殊的含义。他必须尽快找到答案,解开这个谜团。
突然,初洪的声音打破了沉寂,他轻声唤道:“十二哥,夜色已深,你怎还未入眠?”
太皓轻轻翻过身,眼中闪过一丝清明,回答道:“我已从梦中醒来,此刻正是神清气爽。”
初洪眉头微蹙,似有心事,他低声道:“不知为何,我心中总是无法平静,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太皓微微侧头,望着初洪那映在月光下的脸庞,淡淡道:“初来乍到,心系万千,难以入眠也是人之常情。”
初洪深吸了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敬仰之色,缓缓道:“十二哥,这些年我虽身处江湖之远,但对你的事迹却是耳熟能详。你在吐蕃的英勇,在九土城的智谋,以及你当年作为摄政大臣的决断与担当,都让我钦佩不已。”
太皓闻言,微微一笑,那笑容中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初洪的赞赏。他轻声道:“你消息倒是灵通得很,没想到我的这些陈年旧事,你竟都知晓。”
初洪深深叹息,目光中流露出几分怀念与感慨:“我游历江湖数年,见识了各地的风土人情,最终却还是觉得石竹城那片熟悉的土地最为亲切,便毅然决然地回了家乡。当我重新踏入那片土地,发现家乡中早已传遍了关于你的英雄事迹。我自豪地向城中百姓说起我与你见过面的事,他们却半信半疑,唉,如今想来,那段岁月已如过眼云烟。”
太皓深吸一口气,眼眸中闪过一丝深邃,他轻声安抚道:“过往之事,如云烟般消散,无需再为之伤心。现在,我们就把这里当作我们的新家,共同守护这份宁静与和谐。”
初洪眼中满是赞叹之色,他感慨道:“这里确实是个‘世外桃源’,外界是银装素裹的雪山,而这里却如春天般温暖,繁花似锦,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太皓睁大了眼睛,自言自语道:“雪山……没错,这外界的巍峨雪山,难道李婧说的雪山池,是这里的瑶池?若真是如此,那‘待到山花烂漫时,饿龙必现雪山池’的预言,岂不是与这里息息相关?”
此言一出,初洪的眼中也闪过一丝震惊与好奇,他追问道:“十二哥,你说什么?”
太皓双眸微闭,似乎陷入了沉思,片刻后他缓缓开口,声音中透着一丝神秘:“没什么,只是想到了方才梦中之事。”
初洪好奇地凑近了几分,问道:“十二哥,您梦到了什么?”
太皓轻叹一声,目光仿佛穿透了夜色,直抵那遥远的雪山之巅:“我梦见了‘雪山池’。”
初洪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思索:“据我所知,东方帝国之内,确有两处雪山池。一处在东北的太白山脚,那里的雪山池被誉为‘天池’,传说有仙人居住;而另一处,便是这天山脚下的雪山池,被称为瑶池,也被当地百姓视为神圣之地。”
太皓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想到了在凌云渊那简陋的茅屋里,那个与突厥所见无异的锦盒。那个锦盒,曾让他心生疑惑,此刻却似乎与这雪山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深吸一口气,缓缓道:“我可以确定,那锦盒中装的,便是《饿猫寻龙》的秘籍。”
初洪听到“秘籍”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