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皓闻言,心中一震,连忙回答道:“在下虽已年近六旬,但国家之事,匹夫有责。在下心中一直怀揣着复国的大志,只盼能为东方帝国尽一份绵薄之力。听岚行大侠这么说,看来您是知道我的来意的?”
岚行瞥了太皓一眼,那双历经风霜的眼眸仿佛能洞察人心,他冷冷地开口:“你是为了江湖上的恩怨纠葛,还是为了东方帝国亿万子民的福祉?”
太皓心中一凛,他知道岚行并非寻常之辈,能一眼看透人心。他深吸一口气,正色道:“岚行大侠果然名不虚传,一眼便看穿了我的来意。我,既是为了心中的恩怨,也是为了东方帝国万千黎民百姓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他们并肩走过繁华的街巷,最终来到了一间古朴的瓦舍前。岚行停下脚步,将小车轻轻靠在门边,然后逐一将车上的物品卸下,摆放在一旁。他的动作虽然缓慢,但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沉稳。
随后,岚行转身看向太皓,淡淡道:“随我来。”说着,他推开了瓦舍的门,将太皓引入屋内。
太皓环顾四周,只见屋内陈设简单,却透着一股古朴典雅的气息。他心中不禁有些惊讶,没想到这位在江湖上声名显赫的岚行大侠,竟然会隐居在这间不起眼的瓦舍之中。
他忍不住开口问道:“岚行大侠,您……就住在这里?”
岚行的目光在太皓脸上停留了片刻,然后缓缓点头,仿佛这一切都是那么理所应当。
岚行斜睨了太皓一眼,那眼神中仿佛藏着无尽的沧桑与世事洞明。他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悠远:“老夫在此隐居已数十载,但对于江湖上的风吹草动,却也是略知一二。譬如你,太皓,你的事迹,老夫亦有所耳闻。”
太皓心中一动,这位看似平凡的老者,竟然知道自己的过往,他不禁心生敬意,问道:“您之前就听说过我?”
岚行微微一笑,那笑容中透着一丝玩味:“你当年在官场翻云覆雨,武林之中也是威名赫赫,老夫岂能不知?”
太皓见岚行如此了解自己,心中更是激动,他诚恳地邀请道:“既然如此,您愿意助我一臂之力,一同征战沙场吗?”
然而,岚行的回答却出乎太皓的意料。他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地说道:“东方帝国的百姓自相残杀,老夫可不愿参与其中。即便是青鸾那丫头让你来的,我也不能答应。你且回去告诉她,就说老夫早已退隐江湖,不问世事,更不会再涉足这纷扰的世间。”
太皓闻言,心中一凛,面对岚行那平静如水的目光,他竟感到一股难以言喻的压迫感,一时之间竟无言以对。
岚行轻叹一声,似乎陷入了回忆之中,缓缓说道:“青鸾那丫头,从小便跟着我师妹学武,那时的她活泼好动,天赋异禀,确实让老夫印象深刻。但岁月如梭,转眼间已是多年过去,老夫与她之间并无太多交集。她竟还能想起老夫,记得有老夫这个师伯,这份情谊,实在让老夫心中倍感温暖。”
太皓见岚行如此感慨,心知机会难得,连忙趁热打铁:“岚行大侠,青鸾女皇此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她急需您的帮助。您的武功高强,经验丰富,若您能出山相助,必定能为她指点迷津,化解危机。”
然而,岚行却摇了摇头,目光坚定地说道:“你可知老夫为何选择在此卖鱼?这并非老夫贪图钱财,而是老夫早已厌倦了江湖的纷争与杀戮。老夫现在只想守着这方小天地,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青鸾的困境,老夫虽深感同情,但也只能在此为她祈福,愿她能够逢凶化吉,渡过难关。”
太皓心中虽万般不甘,但深知岚行的古怪脾气,明白再紧追不舍也只会徒劳无功。他深吸一口气,调整了自己的情绪,转而将话题引向了武艺,企图从另一个角度打动岚行。
他恭敬地向岚行拱手,眼中闪烁着对武艺的渴望与好奇:“岚行大侠,您刚才提及青鸾女皇的师父乃是您的师妹,这让在下想起了青鸾女皇那独步天下的‘流云踏雪腿’。敢问大侠,这绝世武功是否也出自贵派,乃是你们的独门绝学?”
岚行听闻太皓提及“流云踏雪腿”,眼中闪过一抹难以捉摸的异色,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回到了那些尘封已久的记忆之中。他沉默了片刻,似乎在回味着过去的点滴,然后才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沧桑与感慨:“‘流云踏雪腿’乃是我师妹受师父启发,结合自身武学天赋改编而成的独门绝技,此腿法轻灵飘逸,只适合女子修炼。”
太皓闻言,心中不禁对这门武功更加好奇,他恭敬地问道:“不知大侠的师父,是哪位前辈高人?”
岚行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缓缓道:“说起来,我们之间的渊源颇深。你可知,你的师父元始,正是老夫的师伯。而老夫的师父,则是猫祖座下的二徒弟,名叫亨通。”
太皓眼中闪过一丝惊异,似乎在这瞬间,所有的线索都串联在了一起,他轻声呢喃:“亨通师叔?原来青鸾女皇竟是亨通师叔的徒孙女,难怪她能将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