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NBA:奇迹缔造者 > 第870章 “绝不退役...”(日常章节)

第870章 “绝不退役...”(日常章节)(1/3)

    2013年6月12号星期三,圣安东尼奥快报继续盛赞蒂姆-邓肯今年在总决赛的表现。

    多位专栏作家和体育记者不光在报纸上“摇旗呐喊”,社交媒体上也是积极更新动态,不断赞美这位37岁的球队领袖:

    “我们无法对蒂姆-邓肯要求更多,他已经为球队、为圣安东尼奥付出了一切.”

    即将追平埃尔金-贝勒8次总亚军的蒂姆-邓肯在输掉G3后风评“触底反弹”,毕竟老将输球都出纪录了,实在无法要求更多。

    尽管邓肯在G3的第四节和加时赛没有一次运动战进球,但赛后也没人给这位老将“开会”,37岁体能透支,所有人都能理解。

    不过赛后科比-布莱恩特的为邓肯发声的推特却引发了巨大争议:

    “冠军戒指从来不是衡量超级明星的标准,蒂姆-邓肯无需任何人的认可,历史最终会给予他真正的尊重。”

    “.”

    这番话在央视转播中科比就说过,不过有大洋彼岸的铁粉支持,再加上体育媒体无人反驳,大多人看完G3后都接受了这样的观点、

    只是在美国这边情况完全相反,科比的最新动态被广大赢球蜜称为“小丑行为”,推特评论区更是被直接“攻陷”。

    几乎全美的知名球评人都站在科比的对立面,TNT这边奥尼尔更是在节目中公然嘲讽自己的小兄弟:

    “如果是李说出这番话,我不会做任何评价,他是真正的赢家,有资格定义这一切。”

    “我的小兄弟有着不错的职业生涯,但‘乘客’没资格参与到超级明星的讨论中,安静看球,别对MVP级别的球员指手画脚。”

    “你的戒指不会为你说话,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司机’是谁。”

    由于收视率再次下降,讨论比赛的很少,科比发声算是吃到了“红利”,无聊的吃瓜群众纷纷参与到“会议”中。

    当晚的G4热度降到“冰点”,37岁的邓肯和过去一样,关键时刻拉胯,没人再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今年的总决赛注定成为近些年最乏味的系列赛。

    当晚19点,距离比赛开始还有一小时,联盟和尼克斯队的工作人员已经开始最后的“演练”,颁奖仪式就在今晚。

    昨天就看到这一幕的科比心情不佳,得知央视想要赛前采访李佑时,曼巴更是主动避开,他实在没兴趣和老对手在镜头面前寒暄。

    AT&T中心球馆出现不少熟悉的面孔,已经退役的比卢普斯早早来到现场向李佑道贺。

    康涅狄格大学出身的球员也都在,再加上快船队这边的克里斯-保罗和纽约冠军成员,庞大的亲友团彻底改变了现场氛围。

    对于李佑来说,职业生涯末期,冠军已经没那么重要。

    尤其是面对马刺队这样天赋平平的老对手,比赛动力下降得厉害,他实在没什么兴趣和对面的老登较劲,对方也不可能“爆金币”了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李佑就是“无私”的表现,三场比赛场均出手18次,这还是在有加时赛的情况下,GOAT显然并不在意个人数据。

    从上个赛季开始,每一场季后赛都会诞生新的纪录。

    ESPN乐此不疲吹捧Excel,甚至还跟进高阶数据的开发,但其他主流体育媒体却有些吹不动了,大家更想看“NBA秀”,评价对手就是个“大活”。

    在评选NBA50大巨星时,李佑初入联盟还是萌新,自然无缘这份榜单。

    随着退役时间临近,很多球评人开始提前讨论起未来的75大巨星,而在讨论这份榜单时就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最尴尬的情况则是:

    “96年之后,在李的统治下,美国本土没有新生代超级明星拿到过‘司机’冠军。”

    讨论了一圈,德国人反倒成为最大赢家,无论媒体人是否认可,诺维斯基的冠军都是实打实的,他是新生代球员中唯一一位以核心身份夺冠的球员。

    最终这个话题还是被搁置了,距离75周年还有一段时间,等李佑退役,肯定就会出现新的冠军,到时候再讨论情况更好

    球馆中,李佑不断和来访的众人合照,低调退役的本-华莱士身体衰老得有点快,胡子出现了花白的情况。

    一身得体的黑色休闲装,在媒体面前完成合照的大本还不忘嘲讽老对手:

    “马刺队搬到新球馆后,举办的冠军仪式比麦迪逊广场花园更多!”

    “圣安东尼奥的球迷应该好好感谢李,他们比联盟其他球队的粉丝更加幸运,能够现场见证这份伟大的成就。”

    “.”

    虽然听上去不太体面,但事实确实如此,圣安东尼奥和洛杉矶见证了更多冠军颁奖典礼,仅从“回本”角度来看,买票的球迷至少不亏。

    每一名纽约的冠军成员都会在媒体面前一通猛吹,谈到邓肯时,都没有太多尊重。

    本赛季一直低调的阿泰斯特听到相关问题时更是一脸不屑,冠军前锋此时还不忘翻旧账嘲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