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有着什么样的想法。
最主要,他们很清楚,这位陛下就算说再怎么危险,也远比他们这些人安全多了。
看看陛下多有先见之明!早早就拉拢了一个道门真修,而且还是一个非常强大的修士,至少是传说中合道的境界,否则汴京绝不会如此平静安全。
他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低声讨论着。
第一柱香时,即便有人有些意动,可依然没人离开。
一直到第二柱香点燃,一位垂垂老矣的财部副部咬咬牙。
他来到殿前台阶下,对赵煦跪下重重点磕了三个响头。
“陛下……老臣如今已是七十有三,算是高寿了。
我这年龄,本不该怕死,算该与国同生共死的。
可是……老臣年幼丧父,青年丧母,中年丧妻,晚年丧子,现在只剩下个独孙孙。
我也知道,若是没有人付出的话,以当前的局势,那么恐怕早晚也活不下去。
可是……老臣无奈,终究无法说服自己,现在老长只想陪陪我那孙孙,我爷孙一起,度过此生足矣。
老臣离去后,海望陛下能够珍重……
老臣已无他愿,唯愿陛下能够成功。”他跪在那冷冰冰的石板上,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道。
赵煦微微抬了抬眼皮,终究没有睁开双眼。
这位老臣他是知道的,对大宋忠心耿耿,算是少有的忠臣。
在他原本看来,对方也是最不可能离开朝廷的人之一,可是没想到……
见赵煦并不回答,那老臣咬咬牙,转身离去。
原本就有些意动的人见此,顿时也不再犹豫。
一个个跪了下去,纷纷找到了自己都借口。
他们真的如同借口之中所说的那样,有各种各样合理的理由吗?
实则不然,他们没有理由,爷只是借口罢了。
至于为什么?无法就是看赵煦的反应,摸不清赵煦都想法喝后手,怕万一赵煦真的成功了,到时候找他们秋后算账罢了。
又是一刻钟过去,原本一百余人的朝堂上,竟只剩下了三十多人。
这三十多人之中,有垂垂老矣的老人,有三十多岁的青年。
他们的表情平静,面对其他同僚的离去不喜不悲。
这三十多人之中,有些人是真的忠心耿耿,可大部分也是出于各种考虑,实属无奈。
无论是如何,他们终究没有夜不会选择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