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观音晓得,这世间知道的人应该不多。
除了玉帝,那玉帝信任的三清应当是知晓的。而杨二郎也显然是晓得的。
再然后,我佛如来与地藏王菩萨的谛听应当也是知晓的……
所以观音如今晓得这个秘密,倒也得感激老君慷慨愿意告诉她。
“菩萨,这个秘密,在这之后可能不是秘密,所以老身才能告诉你的。”
观音淡然道:“原以为玉帝无情,没曾想玉帝是有更巧妙的处置。那云华仙女没死,所在何处?莫非,是在灌江口?”
老君笑道:“当年杨二郎劈山救母,虽则孝感动天,但毕竟是犯了天条。因此陛下按理降旨,着令云华仙女日夜织布。但每当月圆之日,便也是他母子二人相聚之时。
要不然菩萨,如若云华仙子已死,你觉得以二郎真君的脾气,那次你推荐他去对付那猴子,你觉得他肯来么?”
观音微笑点头:“如若如此,你们的这个计划便已经达到了不是么?如今只要杨二郎夺回身体,那人便无处可逃~”
没错,杨二郎最厉害的技能自然是追踪,早在意识世界,他就驱使神鹰顺着黑气脉络一路飞驰,而越是黑气浓郁,黑鹰也就看得越清晰,越容易找到。
那么接下来,也是观音所期待的。
她也很想知道,究竟是哪个佛门叛徒搞出来的这些事。
……
以下为内容补充。
关于杨二郎的母亲,云华。
民间一说二郎神母亲为天帝之女。
唐代杜光庭《贺江神移堰笺》写的是李冰创堰,江神帮忙。而江神,就是长江之神,有一说法也是天帝之女。
《江记》云:“帝女也,卒为江神。”战国时,江神的祭典在都江堰岷江边进行,据《水经·江水注一》载,因当时人以为“岷山,……大江所出”,岷江为长江正源,而岷江边便坐落着二郎神的千年官祭庙二王庙。天帝女可能因此跟李冰产生关联,后来又成了二郎神(李二郎)母亲。
如此南宋时方有二郎为天帝后裔的说法。民间玉帝被视为老天爷(天公、天帝),之后受氐羌传说以及羊图腾(杨姓来源)、杨磨曾助李冰治水的影响,以其治水功绩与神异事迹附会佐父治水的李二郎,又衍化了杨姓二郎神之说,结合民间早已流传的二郎担山赶日传说以及目健莲救母又进一步衍变出二郎神劈山救母的传说。
明清时期的杨二郎劈山救母鼓词戏剧中二郎神均是玉帝外孙,明朝时期外甥有外孙的意思,西游记中的玉帝外甥说法由此衍变而来。
清代的《黔江县志》记载李二郎母亲是上帝女,封为遍天老祖俗称金华娘娘。
杨二郎就是李二郎衍变出的形象,区别只在于姓不同。
另一说来自羌族天父的三公主木姐珠的故事。
羌族母神木姐珠,是天父的公主,家有三姐妹。大姐嫁龙王,二姐嫁天神,三姐生下羌族祖先。
该传说结合了汉朝就传入华夏的目犍连救母,衍生了二郎神劈山救母的传说。
全国各地的《三姐下凡》戏曲(这个三姐就是二郎母亲),二郎母亲是玉帝三公主,有三姐妹。
对应《二郎宝卷》,二郎母亲,家里也是三姐妹,是三花聚顶的女神。在三姐下凡等诸多汉地戏曲里,玉帝有三个女儿,大公主嫁敖广、二公主嫁天王、三公主生二郎,正是跟木姐珠三姐妹一致。而杨二郎,就是氐羌族崇拜的神灵,被陕甘川的羌族广泛崇拜。
二郎神话受羌族神话影响,产生了以木姐珠为原型的二郎母亲玉帝三公主,也正是因此二郎神才被氐羌聚集地的四川视为川主。明清时期,玉帝的家谱正是因为杨二郎故事的流传而得到完善。
二郎神劈山救母的故事在《西游记》中衍变为玉帝妹子思凡下界,与一名姓杨的凡人结合生下二郎神,之后二郎神斧劈桃山救母。
所以救母的源头,可能是源自目连救母。
救母故事流传最早的就是汉代时期佛教传入华夏的目莲僧救母(目连救母)。
《佛说盂兰盆经》中目莲僧其母因贪口腹之欲被下了地狱,轮回成饿鬼道中的恶鬼,从此吃不到任何东西不得解脱,目莲僧为此出家修行,在七月十五日那天集合重僧佛的法力,把食物放在盂兰盆中,终于把人间的食物送到饿鬼道,让自己的母亲超脱,算是报答了母亲的恩情。
于是七月十五日这一天也就变成了盂兰盆节的起源。其实这段故事来自释迦牟尼的弟子叫“目犍连”,在传入华夏的时候被翻译为目莲僧。盂兰盆节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在最后要点荷叶灯祭祀先人。
在宋代目连戏(目犍连救母)风行民间,《东京梦华录》卷八载:“讲肆乐人,自过七夕,便演《目连救母》大戏。”
二郎神作为儒道释三教尊奉的神灵,在北宋末年被吸收进道教,在元朝开始被佛教吸收,成为佛教的护法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