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世间长生仙 > 第六章 宁郃传法、一纸入梦

第六章 宁郃传法、一纸入梦(2/4)



    比如‘同样资质、同样境界’的两位神官。

    一位修炼百年,法体初成。

    一位修炼了千年,法体雄厚。

    在使用法力的熟练度与浓厚度上,肯定是天差地别。

    这也就是所谓的‘道行’。

    但若是境界不同,道行一说就显得不太重要了。

    就像是寻常筑基修炼千年。

    比起寻常的金丹修士一年。

    筑基好比千斤松软铺开的棉花,对比金丹所运用的一斤铁。

    它们同样砸向地面。

    棉花轻飘飘的,铁却能砸出一个深坑。

    宁郃对比完境界和道行,也略微推算了一下,就拿起毛笔,顺手把这本武学秘籍修补完善了。

    把它随手放入另一个书篓内。

    宁郃又拿出新的书籍。

    这是一本关于吴朝地界的绘图,名为《图录游记》,里面分为了二百一十九页,分别标记了各县来往的官道和山川地理。

    绘制的时间,是三十年前。

    宁郃略微看了看,又瞧了瞧上面遗缺的部分,只是填画上了周县和旬城之间的线。

    其余的地方还未去过,就不乱填了。

    收起这本未补全的图录游记,宁郃把它放在了桌子的一侧。

    这样偶尔游历归来时,可以随时填上去过的地理。

    而宁郃刚整理这本,又准备拿出新书的时候,倒忽然看到远处一里外有一行五人策马而来。

    看着他们风尘仆仆的样子,应该是这几日都没有怎么好好休息。

    当先的一人,身上还带着一股算是浓厚的官运。

    对比这些时日来的普通行客,这位算得上是稀客了。

    宁郃不由得一时兴起,用观气法所得的官运,略微推算一下,觉得这人若是没有意外,二十一年后必定会在朝为官。

    职位应该在六部,不算低了。

    同时,刘大人来到茶摊前,看了看竖幅上的‘自取’等字,又瞧了瞧这位气质悠然的店家。

    倒是符合了张员外口中的那位‘先生’身份。

    等手下自觉的端来茶。

    刘大人望着清淡的茶水,也没有打扰看书的宁郃,而是试着泯了一口。

    谁知摸上去有些温热的茶水,入口却有些微凉,又有些略寒中的清香,好似这临近冬季的秋意。

    刘大人品着茶水,也下意识望着摊外的湛蓝秋色,官道内外的秋末落叶。

    不知不觉间,一种心安与烦恼着落的感觉,随着茶水入腹,也充斥在他的心底。

    就像是他曾经拜访一些庙宇、道观,在庙祝或道长的开解下放松身心。

    也像是游玩青山溪水,天地间的美景悠然,让人不经意间放松心中的忧虑。

    直到一杯茶落。

    刘大人回味着刚才心静的感觉,又不舍的待了一会,才朝写字的宁郃拱拱手,放下了茶钱。

    从始至终,刘大人没有询问问题,也没有冒然打扰这位先生,怕惊扰了这份宁静。

    宁郃看到刘大人拱手,也朝他点点头,收下了茶钱。

    刘大人看到宁郃收好钱,才牵马带众人离去,又在路上体会着刚才的心静。

    或许,随着往后继续接触那些大员外,以往的焦虑还会再有。

    但牵马而行的刘大人,又向后望了望远去的茶摊。

    觉得今后的焦虑若是过多,影响到平常的事务时,那就再来拜访一次这位先生的茶店。

    刘大人想到这里,颇有些找到心中静地的高兴,继而望向旁边的手下时,话语中也轻松了不少,没有之前那样短厉,

    “等回去后,你拟一个茶店资证,盖上章印。”

    文吏点头,又看到刘大人好似心思不错,于是探寻问道:“大人,等资证办好后,是给这位店家送来吗?”

    “嗯。”刘大人再回身望了望已经有些看不清的茶棚,“这么好的乡野茶店,倒希望这位先生一直经营下去。”

    话落。

    刘大人笑着上马,带着同样上马的众人,逐渐消失在了官道的下坡处。

    他准备回去以后,再去问问那位张员外,关于这位茶店先生的事。

    而在茶摊内。

    宁郃修补好手上的这本书以后,又拿出了新的书籍。

    这一本是多位人物的传记。

    翻开第一页。

    名为‘南关大侠’

    上面诉说一位‘赵姓侠客’自小习武,根骨卓越,于十五岁时已是南关县里有名的侠客。

    又在二十岁时,自创‘连云刀法’,踏入了后天大成境界,成为了江湖上的一流高手,被江湖上的人称之为‘南关大侠’。

    且在书里,这位书写传记的人,好似是非常推崇南关大侠,也像是南关大侠的好友、或是熟人。

    他对于连云刀法的出刀招式,甚至一些内力运转的穴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