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瑞与三人一边喝茶,一边唠着家常,一个时辰过后,窗外便传来了,鼓乐和鸣之色。
哥三个,跟随凌瑞走出门,只见鼓乐声中,一匹高头枣红骏马,走在前面,骏马头上,戴着紫金龙头,马身上披着红鞍,鞍子上面,坐着一个披着红衣的汉子,汉子的胸前,配戴着一朵大红花,此人正是花宇。
花宇的后面,是几个卖力鼓吹的乐手,乐队的后面,跟随两个骑马的壮汉,和几个挑担的随从。
凌瑞有恃无恐,当先迎上前去,横在迎亲的队伍前面,花宇见状,以为凌瑞已经屈从,急忙下马,对凌瑞施礼道:“岳父大人,婿给您施礼了!”
凌瑞怒道:“住口!你这强盗,谁是你的岳父?赶快滚!”
花宇的脸皮抖了抖,强颜微笑,道:“看上你家女儿,是她的福气,只要她进入我花家,就会有享不尽的清福,以后,你老人家,也不用种菜了,跟着婿一家,一起享福吧!”
“住嘴!快滚!”凌瑞大怒道。
“看来你这老儿,敬酒不吃吃罚酒!”
花宇怒从心起,气急败坏,回头看着随从,道:“给我进去,抢!”
后面那两个骑马的壮汉,下了马,正待上前,钟成坤与玄云道长,本善大师,迎上挡住。
那二位壮汉,见有人阻止,喝道:“哪里来的山野匹夫,难道不要命了吗!”
完,便欲动手。
钟成坤见状,正欲出手,玄云道长道:“你和大哥先行退下,让我练练筋骨吧!”
着的功夫,便接住两个壮汉的拳头,两个壮汉,也是当地出了名的狠人,与平常人斗殴,还算是个厉害角色。
但是,与玄云道长相斗,怎么是对手,不到两个照面,全部被玄云道长,打翻在地,哀求饶恕。
花宇见状,哪里还敢逗留,急呼:“快,扶两人上马,撤!”
就这样,这一帮高兴而来的,迎亲的队伍,灰溜溜的跑了。
自此以后,哥三个,被百姓誉为“秦淮三杰”,又称为“襄阳大侠”。
无论北上中原,还是南下江南,只要有他们的足迹,就有他们仗义行侠的故事。
常壤:兄弟齐心,其力断金,老哥儿三个,多年聚首,共处,行侠,早已心意相通。所以,一旦遇敌,必然争先恐后,全力以赴。
如家客栈的院子中,那玄云道长,见大哥本善,已经冲进战团,也不甘落后,拔出长剑,也加入了战场,只见他手持青锋宝剑,使出武当十三式青锋剑法,接住一个使刀的蒙古壮汉,厮杀在一起。
玄云道长,看似身形骨瘦如柴,其实,武当内家功力,却极其深湛,再加上他轻功撩,跳转腾挪,运剑如风,一时间,逼得对手,连连后退。
玄云道长,与本善和尚,钟成坤是同乡,俗家姓陈,名字旺祖,父亲陈忠和,经营一家祖传的,“陈记牛肉面馆”,因为陈忠和,为人忠厚老实,又经营有道,使得面馆的声名一直很好,一时之间,八方食客,纷至沓来。
生意兴隆,自然而然,就积攒了一些家资,陈家的日子,过得倒也非常殷实。
谁知道,有不测风云,就在陈旺祖三岁时,他的母亲,不幸染上了瘟疫,不久,便死于非命。
失去母亲哺育的陈旺祖,因为食不果腹,营养不足,致使体弱多病,整日啼哭不止,父亲陈忠和,既要伺候儿子,还要打理生意,弄得焦头烂额。
出于无奈,便想把陈旺祖,送到武当山上,于是,抱着儿子,带着可观家资,来到武当山,恳求武当派掌门收留,老掌门为情所动,只好将陈旺祖,收在门下。
几年之后,陈旺祖渐渐长大,也变得越来越乖巧听话,深得陈旺祖师傅的喜欢,师傅又感念其亲陈忠和,年年馈赠的丰厚家资,所以,师傅对他的施教,格外严厉。
陈旺祖深深懂得,家父和师傅的良苦用心,学习起来,也分外刻苦。
十几年后,陈旺祖已经,将武当派内功心法,轻功,剑法,全部谙熟于胸,运用自如,蔚然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武当派高手。
因为陈旺祖,正是武当派玄字辈分,师傅赐名玄云道长,因为他身形高瘦,面色惨白,江湖人称“病无常”。
陈旺祖学艺已成,下山回到家中,父亲陈忠和,看到儿子归来,分外欣喜,自然是将这如日中的,陈记面馆,交给了陈望祖,全权打理。
这日中午,陈记面馆,正宾客盈门,突然,一位公子哥,当先走了进来,在他身后,跟随着两个,衣着华丽的年轻人。
看着他们落座,前台的二,笑脸相迎,道:“几位客官,吃点什么呢?”
“三碗牛肉面,一盘夹沙肉,一盘缠蹄,一盘盘鳝,一盘孔明菜,一盘宜城大虾,三份襄北豆奶,再来三瓶,古隆中酒。”
这几味菜品,无一不是陈家酒馆的招牌菜,也是襄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