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漫漫仙途从争霸开始 > 第16章 诸佛门明争暗斗,住张家得遇秋雅

第16章 诸佛门明争暗斗,住张家得遇秋雅(1/2)

    洪武十年末,太子侧妃吕氏生下一男孩。

    根据父皇定下的谱系,朱标为其取名允炆。

    转年二月,太子妃常氏被诊断出喜脉,东宫上下一片欢腾。

    再一转眼,六月到来。

    六月初三日,告别皇爷爷皇奶奶、父王母妃以及一干皇叔和七牛八牛,朱雄英首次出宫。

    在舅舅常茂的保护下。

    临走之时,皇爷调给常茂两千精兵。

    若是换了朱柏他们,对宫外生活十分感兴趣,肯定要掀开窗帘看看。

    但朱雄英不同,他身体里住着一个成年饶灵魂,见识超群,对京城景观并不是太感兴趣。

    好吧,其实他很感兴趣。

    之所以不看,主要是前世看过太多皇帝、王爷、官员在街上被行刺的戏份。

    不想因为手欠掀开窗帘,被谁来上一箭。

    ……

    溧水县属应府下辖,距离京城不远。

    这便是朱雄英初三才出发、皇帝还只派了两千兵马保护的原因。

    半日后,溧水县城到了。

    这会儿距离黄昏还有段时间,正是夏季一中最热的时候。

    也就是马车里放了冰块,不然朱雄英一定坚持不到目的地。

    从马车上下来,舟车劳顿的朱雄英只想赶紧进屋休息。

    刚抬步,却见马车两边跪了一溜光头。

    “太孙殿下千秋,我等有礼了。”

    朱雄英打了个哈欠:“大师们早到了啊,免礼吧。”

    “谢殿下。”

    一溜光头站起,马上又低头弯腰,不敢直视太孙殿下。

    朱雄英一一打量着他们。

    嗯……全是和尚尼姑,老到掉牙的有,沙弥也有,个个慈眉善目,容貌不凡,穿戴整齐。

    体态嘛,普遍丰满,没几个瘦子。

    这可太符合朱雄英心目中对和尚尼姑的印象。

    “你们分别是哪个寺庙的?”朱雄英问道。

    哀乾越众而出:“贫僧少林寺方丈,法号哀乾,在此率领全体与会少林僧人参见太孙。”

    “哦,少林,怪不得了。”重点瞅了眼对方那圆润的大肚子,朱雄英不露声色的嘲讽。

    哀乾不明所以,却也不敢多问。

    山顶禅师笑了笑,站在了比哀乾更靠前的位置:“贫僧法号山顶,皇觉寺方丈,这厢有礼了。”

    “是皇觉寺的师傅啊,孤听皇爷爷提起过你们。”朱雄英道。

    山顶禅师满脸荣光:“鄙寺浅陋,不想却承蒙皇爷多年记挂,真是惭愧。”

    此话一出,除皇觉寺僧人,其余寺庙的僧人都跟吞了苍蝇一样别扭。

    其中尤以哀乾最火大,恨不得用大脚丈量山顶禅师长脸尺码。

    继山顶禅师后,六大佛门之莲花寺、白马寺、灵山寺的方丈也都做了自我介绍。

    另有一些江湖上还算出名的寺庙、尼姑庵也做了自我介绍。

    至于一些寺庙和游方僧人,倒是来了不少。

    但根本不够资格露面。

    直接被五大佛门的弟子挡在外面。

    “怎么没见金刚门的师傅?”朱雄英问道。

    “想来路上耽搁了。”哀乾道。

    朱雄英点点头:“大后就要开始水陆大会,希望他们来得及。各位。”

    “请殿下吩咐。”

    “孤一路舟车劳顿,有些累了,今日且先这样,水陆大会再见。”

    “是,我等告退,殿下好生休息。”

    笑着又点零头,朱雄英摇着扇子入了临时行宫。

    这处行宫由一个姓张的人提供,原是张家老宅,占地面积不大,但也不,有三进院,还带两个跨院。

    张家发家于二十三年前。

    当时的张老太爷不过四十余岁,家无余粮,在元末乱世中过得十分艰苦,生下的五子六女陆续饿、病死七个,只剩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也是巧了。

    就在他们走投无路时,当时连一方大佬都算不上的朱元璋正好来打集庆路,也就是如今的应。

    朱元璋这一来,当地百姓可算稍稍过上好日子,分田分地不在话下,税收也不高。

    第二年,张家土地上更幸援生了一只水稻妖精。

    在那样一个年代,一只主食类妖精可太是战略资源了,足以保证一年上万斤的粮食产出,可以养活不少人。

    消息传出,就连朱元璋都十分高兴,亲自过去看望了那只初生水稻妖精,并派下文书教授相关知识给张家人。

    当时的张家老太爷真聪明,除自家口粮,每年丰收的稻谷都交给了朱元璋做军粮。

    又过了三年,他家的稻谷妖精还进化成了妖精,可以确保百亩良田丰收。

    这就更是好事了,一年能交近十万斤军粮给朱元璋。

    乐的朱元璋又去了一趟老张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