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久,先前正是在溧水任知县。
不想殿下早就耳闻过微臣的名字。
是因为殿下曾在溧水主办水陆法会?”
“溧水知县也是你?”
“是。”
朱雄英道:“那还真是巧了,咱们挺有缘。”
“是。”
“不过有句话你错了,孤不是因为水陆法会而知道你。”
“那是因为……?”
“当年应府大旱,你在溧水地面救灾有方,孤曾听父王提起过你。”
诸葛明转了转眼珠,似乎明白了什么。
让守在一旁的主簿和两个捕快下去,诸葛明道:“殿下,微臣有建言。”
“嗯,看。”
“微臣在溧水当了五年知县,不敢有功劳,但苦劳还是有一些。
既然太子殿下都听过微臣的名字,也肯定微臣的微末功绩,按理给微臣升一升官才算正常。
可湄洲只是东南县,地处偏僻,各族混居,比之别县尚且不如,比之溧水更巫见大巫。
臣从溧水知县平调成湄洲知县,看似平调,实则相当于贬谪,这嘛……反常的很。”
朱雄英面露思索:“所以呢?”
“微臣原本不明白,但听完殿下的话,心中已经大概有数。”
“你明白什么了?”
“既然已经入了太子眼,却不升反贬,想来是太子有意磨练微臣。
只要微臣在湄洲当地做出成绩,平步青云恐怕不是奢望。”
朱雄英其实也想到了这个可能。
“然后呢?你的建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