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万三石忽然指出黑衣人首领就是心米和尚,惊的黑衣人们齐齐变了脸色。
“你怎知我的身份?”黑衣人首领被道破身份,也不掩饰,露出本貌。
万三石在旁边石头上端坐:“我过,我和你师父一样,也是朝廷留下的暗手。
这么多年我从未暴露过,对潜藏之事自然精通。
你跟你师父藏得很好,可又怎逃得过我的眼睛?”
“你一直提起我师父,想必知道他是谁?”心米和尚有心试探,不动声色的问。
“你师父不就是六大佛门之一的莲花寺顺心方丈嘛,水陆法会时他曾代表你们莲花寺、给朱雄英送了一百元石以及十尊开过光的吊坠。
他在你幼年时收留你,又传你灭妖杖法,却不叫你走到明面上,只让你自行在江湖历练,因此江湖人都只当你是个无门无派的游方僧。
实际上你利用游方僧身份,反倒更好替他办事。水陆法会上,顺心方丈先找人假扮于你,强抢青花莲台,一则能把青花莲台抢走最好。
二则事若不成,也可让你转为暗中,方便办事。毕竟你的灭妖杖法太惹眼,若‘你’不死,之后你们做的很多事情都不可能隐藏得住。
只是苦了少林,因为‘心米和莎的死,莫名其妙背了许多黑锅,好不容易到手的青花莲台也丢了,就连哀乾方丈都被你偷袭斩杀。”
心米和尚苦笑:“你果然知道!”
“我既然露面,断没有诓骗你们的道理,这下你可以相信我了吧?
无论你还是莲花寺,对大明来都是莫大威胁。
若我存心害你,直接去官府告密就是,费这么大心思作甚?”
心米和尚点点头,彻底被万三石服。
心米和尚随即油然生出一股敬佩之情。
“前辈的身份足够隐秘,本可袖手旁观,享受太平,却甘愿为国家冒险,真叫人敬佩。
此番前辈救了我等,我等感激不尽,日后若有机会,我等愿肝脑涂地以报。”
万三石摆了摆手:“报答就不必了,我不图这个。
好了,事情开,我也该走了,有缘再见。”
“前辈去哪里?”
“自然是回中原给你们做策应。
此番你们因为来不及向云南提供消息,只能派自己的人去劫朱雄英,导致人手折损殆尽,许多事情做起来已不方便。
放心,若有重要情报,我会给你们送来。”
“有劳前辈。”
“告辞。”
……
两日后。
朱雄英他们在士兵保护下来到乌撒城。
进入军营帅帐,憋着一股气的冯胜展开了一幅画的密密麻麻的作战地图,开始分配任务。
郭兴、耿炳文、郭英等战将领了令,各自领兵出征,剑锋直指乌撒西南方诸州府、城池。
朱雄英全程静默,并不干扰。
直到帐内只剩自己和冯胜,朱雄英这才夸赞道:“观宋国公调兵遣将,真叫人酣畅淋漓。”
冯胜有心卖弄一下,以免太孙因为没抓住黑衣人首领而轻视自己:“开国六公中,李善长是文官,且暂将他放到一边,殿下可知末将因何能与其他四位大将并列?”
“为何?”
“郑国公常遇春,将十万军可纵横下,不管敌人何其强大,他都敢打敢拼,此勇武之风,末将不如也。
魏国公徐达勇猛不下郑国公,然其人有谋略,善于计算敌我优劣,以长击短,此谋算之能,末将不如也。
曹国公李文忠善于决断,能打硬仗,更能打急仗,因此常被用于增援,此临战决策之急智,末将不如也。
卫国公邓愈一向严于治军,善抚降者,军中许多士卒皆由他操练而出,此外松内紧之把控,末将不如也。
然而,末将也非一无是处。和他们比起来,末将有一处和他们截然不同的优势。
末将想这也是皇上让太孙来二路军而不是去一路军的原因。”
朱雄英好奇的追问:“不知宋国公有何优势?”
“要讲末将的优势,需先讲末将出身。”
“出身?”
“当年末将与家兄冯国用在父亲和亲戚族饶教导下读书习武、钻研兵法战阵之时,四大国公还都在老家务农,吃了上顿没下顿。
末将并非因此觉得高人一等,也并非看不起他们,只是实事求是,阐述彼此长短。
殿下今日听听也就罢了,可别传出去,免得他们到时候找末将麻烦。”
“孤自然不做长舌妇,宋国公但无妨。”
冯胜抱拳道:“多谢殿下,那末将就继续了。
军阵之事,乃至武学之事,修佛修道,都与个人心性智慧息息相关,若一路通,则路路通。
而人之心性智慧除生的那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