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
如此多的杀戮,剩下的倭奴人必定人心惶惶,为了不耽误生产,也为了让他们沐浴在大明荣光下,我打算将三分之一缴获的妖精送给他们。
通过外公他们从各地搜来的倭奴相关公文、地图、账册,我发现倭奴针对妖精的相关法律和大明不同,并非谁发现妖精了,妖精就归谁。
而是平民或奴隶一旦发现妖精,哪怕是自家田地上的作物化作妖精,也得被贵族和官员巧取豪夺。
他们心里定然是不甘心的,好在哪只妖精从哪儿来,都有详细记载,便按图索骥,把这类妖精还给百姓,他们必对大明感恩戴德。
则不出几年,簇人心尽归大明,从此无华夷之分。”
诸葛明拍了下巴掌:“好计策!可是……。”
“怎么了?”
“无论划分疆域,还是分发妖精,都得请示皇上吧?”
“哈,我当然清楚,待会就写奏折,明让人送京。”
……
庆功宴后,众将都闲下来了。
朱雄英则格外忙,几乎每都在乘坐飞舟往来倭奴各地,或调研,或犒军,或……。
在他的主观授意下,倭奴百姓无论情愿与否,都只能拖家带口回归,重新落地生根。
跟他们一样忙的还有各路军的士兵。
有的负责镇守。
有的负责屯田。
有的负责开荒。
朱雄英设计的一百三十二个县里,有十个是县级农场,不列入普通行政。
但暂时农场里没有种工,朱雄英只能以士兵代替,先把框架搭起来再。
朱雄英甚至给它们各调了一只大妖精和两只妖精、五只妖精过去。
这十处农场位于倭奴各地,主体是原本的十个倭奴大贵族的私田。
朱雄英又额外框了一些山林、河流、草地进去。
若要建设好,达到大明那边的农场水平,且得努力。
它们,便是朱雄英规划的日后朝廷确保本地稳定的铁锚。
将来百姓饥饿与否,粮食价值如何,全看它们的产出时间、速度、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