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波腾飞。
在各司和各地官府扶持下,越来越多没有卖掉土地使用权的村子成立了村集体,按照计划经济的原则进行种植、生产等。
于是乎,云南地面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道地产品,在市面上大受欢迎。
如大理松茸、丽江大米、王家麻布、张家湾黄芪……青龙山大樱桃等。
这些特产,有的完全出产于原先的国有农场,有的出产于朱雄英后来收购规划的国有综合农场。
有的是公私合营的集体,有的是村民自发组成、努力的成果。
它们的售价其实不算贵,最起码比大明其它地方的特产来贵不了多少。
但因为集中劳作、种植,成本是大大降低的。
而市场够大,吃得下这么多货,所以在自给自足的前提下,他们收获了大量钱币,并用其中一部分钱币购买了许多别人家的特产。
用宏观眼光来就是,大家的工作效率变高了,往来运输变简单了,无可事事的时间变少了,可耕种的土地变多了,最终获得了更多成果。
并经由各种途径交换了别饶成果,在中间环节造就了许多岗位,让更多让到了分润利益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