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母被侄子像是小鸡一样提在手里,这简直是毁三观又好好笑的荒唐事。
“只不过这部剑法的创造者才高意广,经天纬地,所以造就了这一部剑法风格万千,意境奇妙。”
杨过细细观摩壁画上的武学,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高卧云端,举杯豪饮的谪仙人。
这部剑法的仙和叶孤城的仙又有所不同,叶孤城的仙是一种高高在上,仿佛从不曾俯瞰世间的超然世外,这一部剑法的仙,更像是豪迈奔放,清新飘逸的浪漫奇幻,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扑面而来。如似金阙前开,银河倒挂。
个人的剑道境界不同,所见的亦是不同。
在杨过眼中,字符笔划中蕴含的剑式变化,同样是一种皮毛,只有其中贯通头尾的潇洒出尘的剑意才是真正的核心所在。
无论剑式如何去变,哪怕是穷极天地之千万般变化,剑法之中那飘逸若仙的剑意,始终都未曾变化过。
诚然壁画中每一个字符的每一行笔划单拿出来,也是一种极为上乘的剑法,可相比于剑法主人挥毫泼墨,豪情万丈的心中之气,这些剑式不过是旁枝末节,就像是文人手中的一支笔,一种载字文体。
这些人就像是初学书法的人,从精心挑选笔墨纸砚开始,再去临摹某一种书墨之法,可无论他们学得再像,也无法做到如前人一气呵成,千古一篇的成就。
所以在面对这种好比是运用草书、隶书、行书,楷书等等书法集成的名篇时,自然会陷入一种迷乱之中。
“原来如此。”
狗哥一知半解地点了点头,他还是听得不是很懂,不过这墙壁上的武功很厉害,狗哥倒是听出来了。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出于盛唐诗仙李太白《侠客行》一诗,此壁画借《侠客行》诗句留下剑法,按照时间推算,必然不会超出唐朝,只能是盛唐之后,可盛唐之后的剑客闻名者却无一人可以相合,当真是奇哉。”
王语嫣知道此方天地不同于自己那方天地,可人文历史并无太大的出入,细数历史上的名人,着实想不出有何人有着如此豪迈奔放的剑法。
这壁画之上的每一笔落下,都有着一种性豪飘逸的大气,若不是一方名人的话,也无此等谈笑尘世铅华的豪放。
“听奶奶讲,青莲剑仙李太白正是传说中破虚飞升的剑客。”
阿秀解释道:“虽无明确的文字记载,但是在一些名门大派的古老传说中,青莲剑仙李太白曾以诗词才压盛唐,更是以剑盖压江湖。”
传说中,李白喜好佩剑,青年时,曾以长剑逼退猛虎,及到壮年之时,三尺剑锋再无敌手。
可李白从未执着于官场,更无意于江湖,只有那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传世。
久而久之,青莲剑仙的传颂逐渐被李白的青莲居士自称所取代,关于李白的剑法,只存在于古老相传的传说之中。
“阿秀妹妹你是讲,这部剑法极有可能就是李白的青莲剑法?”
王语嫣摇了摇头,说道:“不是我不信,这部剑法几乎涵盖世间能够说得上名字的剑法,若是没有门派传承,可学不来这般绝世剑法。”
“传说中李白师承大堂第一剑裴旻将军,可这部剑法并无战场杀气,显然不是将军征战沙场的剑法。”
“这不只是剑法。”
叶孤城道。
“不只是剑法?”
王语嫣诧异道,这明明是一部绝世剑法,为什么堂哥要说这不只是剑法?可除了剑法之外,又能有什么东西?
“这是一部剑法,更是一首诗。”
“叶兄弟说得没错,这是一首诗。”
杨过点头道。
“有眼睛的人都知道这是一首诗。”
李沅芷低声吐槽道。
她还没开始学武功,所以对于壁画上的武学,她就只能看懂其中的字,就下方那小人,她都看不明白。
所以同样是武功低微,她远没有黄蓉那么疯魔。
不过这说起来也奇怪,别人沉浸在壁画武学之中,只想着学上面的武功,就算是有了分歧争议,也是脸红耳赤的辩驳,哪里会像黄蓉一样,第一件事就是往杨过身上打出各式各样的掌法。
这不是比试,而是完全要把杨过打残。
仔细看看还在杨过手中晃动的黄蓉,以杨过拿起百余斤还能挥舞如常的臂力,小小的黄蓉不管怎么挣扎,都逃不开杨过的压制。
就这种相处方式,黄蓉的行为还是有一点点根据的。
“剑法的主人留下这一句诗句,并不是为了以剑式去诠释下方的剑法,而是单纯的留下一句诗。”
“我们所见的剑法,本意上就是一句诗,所用的剑式不同,只是剑法主人一时兴起,无意间留下而已。”
“所以下方的才是剑法,上方的是一句诗,只是这句诗刻画在石壁上,让人能够通过上面的字符,一睹剑法主人的剑道境界,所以才会误认为是一部无法理解的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