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 > 第1863章 产量大幅提升,如同下金蛋一般

第1863章 产量大幅提升,如同下金蛋一般(1/2)

    当甘蔗经过数道压榨过程之后,周建安捡起一片残渣看了看,这几乎是已经将甘蔗给压榨到了极致了。

    他又放到嘴里抿了抿,几乎没什么甜味了。

    这也就说明,这些甘蔗渣也没有多少价值了。

    可刚想到没什么价值,周建安就忽然想到,这玩意其实也不是毫无价值。

    一来,这东西似乎是可以拿来制作纸张啊,这方面他不是很懂,但是肯定有懂的人,到时候叫来问问不就知道了。

    二来,这玩意还可以拿来制作成燃料,供百姓或者厂坊燃烧所用、

    最后,周建安觉得这玩意加些什么经过发酵以后是不是可以拿来作为一些牲畜的饲料啊。

    这些东西他在纪录片里面也有看过,不过当时也没太认真的留意过,所以现在也没有太大的印象了。

    不过倒是可以让人去试一试、

    一旁的张肯堂见状,也是上前捡起一块残渣了抿了抿,确实几乎没有什么甜味了。

    “殿下,此方法甚好啊,如此一来,一亩地的甘蔗能够多卖不少钱啊。”

    张肯堂不由的有些激动的说道。

    周建安也不由的点了点头,待这百余斤的甘蔗压榨完以后,周建安又去看了看,液体是很多,不过由于后几次压榨过程中夹杂了一些热水的缘故,后面的水份就不是那么纯了。

    所以必须经过沉淀去杂以后看看最终的出糖数量才知道改良之后的方法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在周建安等人的见证下,工匠们继续按照顺序进行提纯,而提纯又需要一定的时间,加之周建安也增加了一些步骤,导致时间又增加了一些,所以直到第三日的下午,一小袋的成品白糖才做了出来。

    而当周建安收到消息,带着张肯堂来到作坊的时候,作坊的工人们早已经有些沸腾了起来。

    这里面的工人,有少数是周建安从舰队里叫下来的,不过绝大多数的工人都是原本尼德兰人作坊内的工人,这些人从事制糖也有好多年了,可以说都是极其熟练的工人。

    一开始他们听说这位大明的吴王居然也会制糖的时候,他们表面虽然不敢表露出来,但是内心深处却是满满的不屑。

    可当周建安做出那些工具的时候,他们还是略微有些惊讶的。

    毕竟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

    他们看得出来,这些东西确实是有用处的。

    可他们没想到这位吴王想出的办法如此繁琐,过程如此之多,而且还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他们又觉得这位吴王是不是在乱搞。

    直到白糖真的做出来后,他们称了一下之后,所有人都惊呆了。

    “出的白糖有多重?”

    一进入厂坊,周建安便迫不及待的问道。

    一名舰队随军工匠立刻激动的回道。

    “回殿下的话,共计一百斤的甘蔗原料,出糖达到了十一斤二两。”

    “这么多,不错,不错啊。”

    一听这个结果,周建安简直是喜上眉梢,说明自己的思路完全没有任何的问题,一旁的张肯堂也不由的在心里默默的计算了起来。

    以前一百斤的甘蔗出糖数在六斤到八斤左右,最高也不会超过十斤,而且必须是非常熟练的工人才行。

    而且这也是理论上的上限而已,想要达成的几率很低,次数也很少,算是偶然事件。

    而这一次仅仅还是试验,所有的工人压根都不是很熟练的情况下就产出了十一斤二两,这也说明还有上升的空间啊。

    按制糖作坊正常出糖率八斤来算的话,这一百斤的甘蔗就凭空的多出了至少三斤二两,换算成铜钱的话那至少就是三百二十文了。

    一百斤就多这么多,一千斤,一万斤呢?

    那就是多了三万两千文铜钱了。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

    这还是按照八斤来算,若是按照六斤来算呢?

    张肯堂两眼都有些发光了。

    其他地方他不知道,可福建,东番两地乃是他的治下,而福建的耕地本就少,粮食产量即便是提升上来,对于经济其实也没有多少改变。

    但若是全面种植甘蔗,粮食依靠买入的话,那张肯堂的政绩恐怕会亮的睁不开眼。

    加上之前收拾郑芝龙立下的功绩,他过不了多久怕是就可以升入朝中担任大员,甚至直接进入内阁也不是没可能的。

    虽说他张肯堂不贪不占,但若是能够进入内阁,那对于文官来说可是至高向往的地方啊。

    此时,他有些激动了起来。

    而周建安则是又巡视了一番整个制作流程,他发现现在的甘蔗还不是最好的收割季节,最好的季节还有几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现在的甘蔗含糖量和汁水应该不是很足。

    所以他认为,若是等到合适的时候,甘蔗的出糖率应该可以提升到十二三斤以上。

    这对于现在的产量来说,那可是直接翻了一倍了。

    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